徵候
拼音:zhǐ hòu

徵候的意思

词语解释:

征候zhēnghòu

(1) 发生某种情况的迹象

看不出一点可疑的征候
sign

国语词典:

事物发生前所显示的各种迹象、征兆。如:「咳嗽、发烧往往是感冒的征候。」也作「征兆」。

词语翻译

英语
sign,indication,symptom
法语
signe,symptôme

网络解释:

征候

  • 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它传递的某种信息,可以通过它自身的物质属性来推断。
  • 徵候的近反义词

    • 1、漆黑光润的头发就是表现这种特质的最显眼的标志与此相对照,白发则是日益老化、迈向死亡的徵候
    • 2、全身红斑性狼疮很少在主要诊断徵候发生之前,以严重腹膜炎次发性产生大量腹水来表现。
    • 3、生长激素可能的副作用包括发生糖尿病,骨痛,四肢肿胀,反常的骨生长和腕骨隧道徵候群。
    • 4、许多造成此徵候群之病因在过去十年来已被广泛探讨,但真正的致病原因仍然不明。
    • 5、随著海洋科学、科技及资讯的进步,气候变迁的徵候及其对生态的可能冲击亦逐一被报导。
    • 6、但我们已经知道,基督是上帝之爱的唯一保证,若没有祂,上帝的恨与怒的徵候必处处显出。

    字义分解

    • 拼音zhǐ,zhēng
    • 注音ㄓˇ,ㄓㄥ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TMGT

    zhǐ

    1. 古代五音之一。用來表示音調高低的詞。相當於西樂音階中的 sol(即简谱“5”)。《周禮•春官•大師》:“皆文之以五聲:宮、商、角、徵、羽。”元•關漢卿《單刀會•第四折》:“五音者,宮、商、角、徵、羽。”

    zhēng

    1. “征”的繁体字。

    2. 召集。如:“徵兵”。《史記•卷一•五帝本紀》:“於是黃帝乃徵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

    3. 責問、詢問。如:“徵詢意見”。《左傳•僖公四年》:“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九上•滇遊日記十》:“即徵其地名,據云:為鳳田總府莊。”

    4. 驗證、證明。《論語•八佾》:“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

    5. 公開尋求、招請。如:“徵婚”、“徵文”、“誠徵女工”。

    6. 課取、收取。如:“徵稅”。《周禮•地官•閭師》:“以歲時徵野之貢賦。”《左傳•昭公二十年》:“布常無藝,徵斂無度。”

    7. 預兆、跡象。如:“吉徵”﹑“凶徵”。《史記•卷四•周本紀》:“夫國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國之徵也。”

    8. 姓。如三國時吳國有徵崇。

    • 拼音hòu
    • 注音ㄏㄡ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WHND
    • 五行

    (1)(动)等待:~车室|你稍~一会儿;他马上就来。

    (2)(动)问候;问好:致~|敬~起居。

    (3)(名)时节:时~|气~|~鸟。

    (4)(名)我国古代把五天叫做一候;现在气象学上仍沿用:~温。

    (5)(名)(~儿)情况:征~|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