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令
拼音:shàng lìng
注音:ㄕㄤˋ ㄌ一ㄥˋ

上令的意思

词语解释:

国君的政令。

引证解释:

⒈ 国君的政令。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行寅为下卿,而干上令,擅作刑器,以为国法,是法姦也。”
《国语·齐语》:“桓公又问焉,曰:‘於子之乡,有不慈孝父母……不用上令者?有则以告。’”
《管子·立政》:“私议自贵之説胜,则上令不行。”

网络解释:

上令

  • 上令的拼音是shànglìng,注音为ㄕㄤㄌㄧㄥ,引证解释为国君的政令。
    • 1、小明受不了颁奖典礼上令人窒息的繁文缛节,偷偷地溜出礼堂。
    • 2、世界上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很多,期待着人类去探索。
    • 3、如果鼻翼偏大,会使鼻子形状与脸部比例看起来不和谐,视觉上令鼻孔扩大,鼻头圆顿,整个鼻子外形看上去也会肥大而缺乏灵气。
    • 4、他为汽车制造商莲花所启发。莲花公司当时正视图研发出一种系统,以消除路上令人不悦的噪声,同时使驾驶员依旧能够听到警笛声。
    • 5、昆仑派五老上山挑衅夺经,海云子将《九阴真经》赝本奉上令其抄录。
    • 6、我想象一个天平;在一头我放上他身上我喜欢的东西,在另一头放上令我生气的东西。然后我发现天平差不多是平衡的,甚至还向的那一方面倾斜一些。

    字义分解

    • 拼音shàng,shǎng
    • 注音ㄕㄤˋ,ㄕㄤ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HHGG
    • 五行

    shà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

    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

    3. 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 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

    5. 去,到:上街。

    6. 向前进:冲上去。

    7. 增加:上水。

    8. 安装,连缀: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9. 涂:上药。

    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上课。上班。

    11. 拧紧发条:上弦。

    12. 登载,记:上账。

    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上。桌上。组织上。

    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

    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上年纪。

    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shǎng

    1.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 拼音líng,lǐng,lìng
    • 注音ㄌㄧㄥˊ,ㄌㄧㄥˇ,ㄌㄧㄥ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WY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