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
拼音: | shī qì |
注音: | ㄕ ㄑ一ˋ |
词性: | 名词 |
湿气的意思
词语解释:
湿气
(1) 液体(如水)以比较微小的量散发或凝结并弥散在气体中成为一种看不见的蒸气或是雾;特指大气的水汽
英
(2) 中医指湿疹、手癣、脚癣等症
英
引证解释:
⒈ 潮湿之气。
引《管子·幼官》:“治湿气,用九数。”
清查慎行《山庄杂咏》:“不知湿气消何处,万灶炊烟万帐灯。”
吴组缃《山洪》十七:“我淋了雨,我要驱驱湿气。”
⒉ 指湿疹、手癣、脚癣等病症。
引清钱泳《履园丛话·笑柄·狗医》:“有乡人患湿气,一腿甚红肿,不知其所由,来以示姜。”
例如:他患湿气已经多年,请了不少医生治疗都未见效。
国语词典:
因水分多而蒸发的气息。
如:「此地湿气重,小心你的风湿病会发作。」
网络解释:
湿气 (中医理论概念)
湿气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这里正是万妖山脉之北的云岭,这里气候湿润,四周又都是高山峻岭,挡住了大风,白天湿气上升,晚上凝结成雾珠,所以终年都是雾蒙蒙的,所以得名“云岭”。
- 2、冬至到来雪花飘,气温下降早预防。天晴记得晒棉被,驱除湿气保暖强。夜晚关门和窗,冷气侵入体难扛。及时添衣保健康,疾病远离笑脸扬。祝冬至快乐健康!
- 3、谷雨湿气来袭,妙招拒做潮人,雨天选亚麻装,抗菌性能良,除湿食物常食,丝瓜木瓜是宝,心情极易烦躁,友聚会聊聊。温馨关怀送到,快乐安康围绕!
- 4、培养多年的伏盆兰根,在干燥时,健壮的根呈亚白色,幼根衍生时多为嫩白色,如裸露在盆面或泥外,因受湿气关系,呈青绿色或暗灰色。
- 5、夏至到汗长流,莫要冷水来洗头,夏至到防虫咬,清凉油来要备。夏至到雨水多,莫要洗澡去下河。夏至到湿气重,勤把被褥晒暖融。
- 6、①嘴唇淡白色:气血匮乏。②嘴唇为青黑色:血瘀气滞。③双侧或单侧口角开裂:脾胃阴虚。④嘴唇为红色或深红色或紫红色:火气比较大。⑤嘴唇周围的皮肤泛起一圈黑色:有湿气,肾和脾胃亏虚不足。
字义分解
- 拼音qì
- 注音ㄑㄧˋ
- 笔划4
- 繁体氣
- 五笔RNB
(1)(名)气体:毒~|煤~|沼~。
(2)(名)特指空气:~压。
(3)(名)指自然界冷热阴晴等现象:天~|~候|~象|秋高~爽。
(4)(名)气息:没~了|上不来~。
(5)(名)味:香~|臭~。
(6)(名)人的精神状态:勇~|朝~。
(7)(名)人的作风习气:官~|娇~。
(8)(动)生气;发怒:~人。
(9)(名)欺压:再也不受资本家的~了。
(10)(动)使人生气:你别~我。
(11)(名)中医指人体内能使各器官正常地发挥机能的原动力:元~。
(12)(名)中医指某种病象:你别~我。(名)欺压
(13)(名)欺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