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zhě zi |
注音: | ㄓㄜˇ ㄗˇ |
词性: | 名词 |
褶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褶子
(1) 面部因收缩而成的细沟
(2) 因折叠在柔软物质(如衣、衣料等)上造成的一道折痕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的一种便服。后常指传统戏装中的一种便服。也作穿蟒袍的衬衣。男角褶子大领大襟,有水袖,分花色、素色两种。花色褶子以彩线绣成鸟兽花草等图案;素色褶子以黑色、蓝色者为多。女角褶子长仅及膝。青衣、宫女穿的小领小襟,老旦穿的则大领大襟。
引《水浒传》第二十回:“﹝宋江﹞看罢,拽起褶子前襟,摸出招文袋。打开包儿时, 刘唐取出金子放在桌上。”
《儒林外史》第三十回:“当下戏子吃了饭,一个个装扮起来,都是簇新的包头,极新鲜的褶子。”
清孔尚任《桃花扇·传歌》:“浄扁巾、褶子,扮苏崑生上。”
⒉ 大领的外衣。 清以前为普通的便服, 清代则为小孩便装。
引《红楼梦》第四九回:“里面短短的一件水红妆缎狐肷褶子,腰里紧紧束着一条蝴蝶结子长穗五色宫绦,脚下也穿着鹿皮小靴。”
国语词典:
动物名: (1)雀形目。似鹊,毛色黑而有文采,嘴、脚为红色,尾巴长,性凶悍。也称为「山鹊」。 (2)鸣禽类。形与文鸟相似,雄鸟头部黑色,嘴圆锥状,颊至喉侧深红色,背灰色,胸腹赤色,翼与尾黑色。雌鸟毛色淡,颊至喉侧深红色。
如:「褶子裙」。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褶子
- 1、我收藏的一块风棱石,圆圆的,又稍显扁,有一道道褶子,仿佛北方地区常见的“包子”。
- 2、这夫来美味了,用嘴一吹,平静的豆浆上,神奇地出现了忽悠悠的褶子豆皮儿,用筷子一挑,就是一大张。
- 3、女人的衣橱里永远缺少一条裙子,女人的鞋柜里永远缺少一双鞋子。如果男人非要说,女人脸上总是多一道褶子,那么女人会说,我的床上永远缺少一条汉子---这就是男人和女人的心里话。
- 4、然后从皮革囊里掏出了火褶子,啪地一声,一丝火光照亮了无边的暗夜,也照亮了商悲那丑陋的面孔。
- 5、哪怕是一头猪长到几千斤,也能吓死一大票人,何况是一只浑身赖皮褶子的金刚海熊?金刚海熊浑身只有一处东西值钱,那就是它身体里厚厚的肥油。
- 6、他穿着一件带有黑色褶子饰条的无领上衣。
字义分解
- 拼音zǐ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子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