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法
拼音:wèi fǎ
注音:ㄨㄟˋ ㄈㄚˇ

畏法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惧怕犯法。 2.犹严法。

引证解释:

⒈ 惧怕犯法。

《荀子·王霸》:“百官则将齐其制度,重其官秩,若是则百吏莫不畏法而遵绳矣。”

⒉ 犹严法。

《后汉书·祭遵传》:“一眚之故,以致感愤,惜哉,畏法之敝也!”
李贤注:“畏法,犹严法也。”
《新唐书·崔衍传》:“衍俭约畏法,室无妾媵。”

网络解释:

畏法

  • 1.惧怕犯法。《荀子·王霸》:“百官则将齐其制度,重其官秩,若是则百吏莫不畏法而遵绳矣。”
  • 2.犹严法。《后汉书·祭遵传》:“一眚之故,以致感愤,惜哉,畏法之敝也!” 李贤 注:“畏法,犹严法也。”《新唐书·崔衍传》:“ 衍 俭约畏法,室无妾媵。”
  • 字义分解

    • 拼音wèi
    • 注音ㄨㄟ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LGEU
    • 五行

    (1)(形)害怕

    (2)(动)畏惧。

    (3)(动)佩服。

    • 拼音
    • 注音ㄈㄚ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IFCY
    • 五行

    (1)(名)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强制遵守的法律、指令、条例等行为规则的总称:宪~。

    (2)(名)方法、方式:写~。

    (3)(名)标准样子;可以模仿的:取~。

    (4)(名)佛教的教义;也泛指佛教和道教的:~术。

    (5)姓。

    (6)(动)效法:~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