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龙
拼音:zhuó lóng
注音:ㄓㄨㄛˊ ㄌㄨㄥˊ

濯龙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汉代宫苑名。在洛阳西南角。 2.池名。 3.厩名。

引证解释:

⒈ 汉代宫苑名。在洛阳西南角。

《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帝幸濯龙中,并召诸才人。”
《后汉书·桓帝纪》:“庚午,祠黄老於濯龙宫。”
唐杜甫《往在》诗:“侍祠恧先路,掖垣邇濯龙。”
借指皇室。 唐武元衡《昭德皇后挽歌词》:“国门车马会,多是濯龙亲。”

⒉ 池名。

《文选·张衡<东京赋>》:“濯龙、芳林,九谷八溪。”
薛综注引《洛阳图经》:“濯龙,池名。”
南朝陈徐陵《洛阳道》诗之二:“濯龙望如雾,河桥渡似雷。”

⒊ 厩名。

网络解释:

濯龙

  • 《后汉书》卷十上《皇后纪·明德马皇后纪》帝幸濯龙中,并召诸才人,下邳王已下皆在侧,请呼皇后。帝笑曰:『是家志不好乐,虽来无欢。』是以游娱之事希尝从焉。……时新平主家御者失火,延及北阁后殿。太后以为己过,起居不欢。时当谒原陵,自引守备不慎,见陵园,遂不行。初,太夫人葬,起坟微高,太后以为言,兄廖等即时减削。其外亲有谦素义行者,辄假借温言,赏以财位。如有纤介,则先见严恪之色,然后加谴。其美车服不轨法度者,便绝属籍,遣归田里。广平、钜鹿、乐成王车骑朴素,无金银之饰,帝以白太后,太后即赐钱各五百万。于是内外从化,被服如一,诸家惶恐,倍于永平时。乃置织室,蚕于濯龙中,数往观视,以为娱乐。唐·李贤注引《续汉志》曰:濯龙,园名也,近北宫。
  • 字义分解

    • 拼音zhuó,zhào
    • 注音ㄓㄨㄛˊ,ㄓㄠˋ
    • 笔划17
    • 繁体
    • 五笔INWY
    • 五行

    zhuó

    1. 洗:濯足。

    2. 〔濯濯〕形容山无草木,光秃秃的,如“濯濯童山”。

    3. 祓除罪恶。

    zhào

    1. 古通“棹”。

    • 拼音lóng
    • 注音ㄌㄨㄥ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DXV
    • 五行

    (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

    (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

    (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4)(名)(Ló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