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里
拼音:xiàng lǐ
注音:ㄒ一ㄤˋ ㄌ一ˇ

向里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含而不露。

引证解释:

⒈ 指含而不露。

宋朱熹《答周纯仁》:“窃恐更须深自思省,收拾身心,渐令向里,令寧静闲退之意胜,而飞扬躁扰之气消。”
明唐顺之《与莫子良主事书》:“僕之驰騖於博杂也久矣,近稍知向里。自悟溺心灭质之为病,乃欲发愤而刊落之。”
明高攀龙《三时记》:“休仲亦沉潜向里,与卓稺成吴子往三人为同志之友,盖俱有拔俗之韵焉。”

网络解释:

向里

  • 向里指含而不露,于宋朱熹《答周纯仁》、明唐顺之 《与莫子良主事书》、明高攀龙 《三时记》中使用过。
    • 1、我住的房间很宽敞,有向里凹陷很深的窗户,油漆过的十八世纪的镶花地板。
    • 2、忧伤并不是人生绝境、坎坷并非无止境,没有谁能剥夺你的欢乐,因为欢乐是心灵结出的果实。欢乐将指引你在人生正确方向里寻找自己的错误,寻找自己人生的正确目标,并执著的走下去。
    • 3、她平展展地躺在棺材里,当我探头向里面看时,她缓缓坐起来,眼神透着说不尽的悲伤悒郁,只告诉我两个字,‘使命’。
    • 4、从太极殿的水晶窗户向里望去,里面是冰雕玉琢、玲琅满目。
    • 5、整个的皇室所在建筑层次分明,一层层的向里推进。
    • 6、再向里走,空气变得湿热,地上已无积雪,一簇簇的绿草从黑褐色的土壤中钻出来。

    字义分解

    • 拼音xiàng
    • 注音ㄒㄧㄤ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MKD

    (1)(名)方向:志~|风~。

    (2)(动)对着;特指脸或正面对着:~阳|面~|相~而行。

    (3)(动)〈书〉将近;接近:~晓雨止。

    (4)(动)偏袒:别老~着他。

    (5)(介)表示动作的方向:~前看|~先进人物学习。

    (6)(名)姓。

    (7)(副)一向;从来:~有研究|~无此例。

    • 拼音
    • 注音ㄌㄧ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JFD
    • 五行

    [ lǐ ]

    1.(~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儿。衣服~儿。这面是~儿,那面是面儿。

    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屋。~圈。往~走。

    3.街坊:邻~。~弄。

    4.家乡:故~。乡~。

    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6.姓。

    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