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理
拼音:ròu lǐ
注音:ㄖㄡˋ ㄌ一ˇ

肉理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肉的纹理。 2.犹质地。

引证解释:

⒈ 肉的纹理。

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十:“一日有庄氓餽巨鳖,翁喜亟付之庖。庖人解其甲,则见肉理盘旋,与常鳖殊不类。”

⒉ 犹质地。

宋梅尧臣《答宋学士寄澄心堂纸百幅》诗:“古纸精光肉理厚,邇岁好事亦稍推。”

网络解释:

肉理

  • 肉理,即肌腠,又名肉腠、分、分理。肌肉的纹理。《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肌腠疮疡。”
  • 字义分解

    • 拼音ròu
    • 注音ㄖㄡ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MWWI
    • 五行

    (1)(名)人或动物体内接近皮的柔韧的物质。某些动物的肉可以吃。

    (2)(名)某些瓜果里可以吃的部分:枣~|冬瓜~厚。

    (3)(形)〈方〉不脆;不酥:~瓤儿西瓜。

    (4)(形)〈方〉性子缓慢;动作迟钝:~脾气。

    • 拼音
    • 注音ㄌㄧ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GJFG
    • 五行

    (1)治玉。

    (2)(名)物质组织的条纹;纹理。

    (3)(名)道理;事理。

    (4)(名)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

    (5)(名)管理;办理。

    (6)(动)整理;使整齐:~发|~一~书籍。

    (7)(动)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路上碰见了;谁也没~谁|置之不~。

    (8)(Lǐ)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