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
拼音: | jiāo tǐ |
注音: | ㄐ一ㄠ ㄊ一ˇ |
胶体的意思
词语解释:
胶体
(1) 一种物质(如凝胶、蛋白或淀粉),虽然易溶于水或其这液体,但不能扩散透过膜或非常缓慢,并显示出其他一些特性(如对液体的冻点或蒸气压无显著影响)
英
网络解释:
胶体
- 1、结果表明,膨润土饱和渗透系数的变化是由表观孔隙率和凝胶体蒙脱石层间距离的共同作用引起的。
- 2、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微波加热的原理,合成一种新型的银胶体溶液。
- 3、目的:观察体外循环中预充血定安对预充液胶体渗透压的影响。
- 4、去死皮凝胶虽然被用的非常广泛,但是大部分高分子胶加上阳离子型界面活性剂,因为胶体附带阴电性,碰到阳离子就会产生沉淀,让大家误以为是老废角质。
- 5、目的研究体外循环中过敏患者的血浆胶体渗透压变化。
- 6、现场监测员解释说,水中含有悬浮及胶体状态的微粒越多,它的浑浊度越高。
字义分解
- 拼音jiāo
- 注音ㄐㄧㄠ
- 笔划10
- 繁体膠
- 五笔EUQY
- 五行木
-
1.某些具有黏性的物质,用动物的皮、角等熬成或由植物分泌出来,也有人工合成的。通常用来黏合器物,如鳔胶、桃胶、万能胶,有的供食用或入药,如果胶、阿胶。
2.用胶粘:~柱鼓瑟。镜框坏了,把它~上。不可~于成规。
3.像胶一样黏的:~泥。
4.指橡胶:~皮。~鞋。~布。
5.姓。
- 拼音tǐ,tī
- 注音ㄊㄧˇ,ㄊㄧ
- 笔划7
- 繁体體
- 五笔WSGG
- 五行火
tǐ
1. 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
2. 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
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
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
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
6. 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
7. 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 )。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
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tī1. 〔体己〕①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②亲近的,如“体体话”,亦作“梯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