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筝
拼音:qín zhēng
注音:ㄑ一ㄣˊ ㄓㄥ

秦筝的意思

词语解释:

地(今陕西一带)的一种弦乐器。似瑟,传为·蒙恬所造,故名。

引证解释:

⒈ 古秦地(今陕西一带)的一种弦乐器。似瑟,传为秦蒙恬所造,故名。

三国魏曹丕《善哉行》:“齐侣发东舞, 秦筝奏西音。”
晋潘岳《笙赋》:“晋野悚而投琴,况齐瑟与秦筝。”
唐岑参《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诗:“汝不闻秦筝声最苦,五色缠弦十三柱。”
宋晏几道《蝶恋花》词:“细看秦筝,正似人情短。”
清陈维崧《鹧鸪天·苦雨和蘧庵先生》词:“雪登麦积秦筝苦,雨歇丛臺赵女娇。”

国语词典:

乐器名。形如瑟,相传为秦人蒙恬所造。

网络解释:

秦筝

  • 秦筝是秦地(今陕西一带)的一种弦乐器。似瑟,传为 秦 蒙恬 所造,故名。
    • 1、十二楼前生碧草。珠箔当门,团扇迎风小。赵瑟秦筝弹未了,洞房一夜乌啼晓。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锦字无凭南雁杳,美人家在长干道。
    • 2、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 3、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 4、天地虽大却不如斟两壶,与你一马一剑驰骋川谷,闲了秦筝懒了花囊绣布,身披日月饮江湖,从此管它几番岁月寒暑,逍遥人间笑看俗世痴怒,今宵对剑起舞,明朝海阔信步,携手归途。
    • 5、本文历史地、方位地探究秦筝的发明与相关问题,以求方家鸿儒。 ()

    字义分解

    • 拼音qín
    • 注音ㄑㄧㄣ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DWTU

    (1)(名)周朝国名;在今陕西中部;甘肃东部。

    (2)(名)朝代;公元前221-公元前206;秦始皇嬴政所建。

    (3)(名)指陕西和甘肃。特指陕西。

    (4)(名)(Qín)姓。

    • 拼音zhēng
    • 注音ㄓㄥ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TQVH
    • 五行

    (1)(名)古代弦乐器;也叫古筝。

    (2)(名)见“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