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卫
拼音:zhū wèi
注音:ㄓㄨ ㄨㄟˋ

诸卫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古代官名。宫廷仪卫队长。 2.仪卫队。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官名。宫廷仪卫队长。

《周书·宣帝纪》:“皇帝衍称正阳宫,置纳言、御正、诸衞等官,皆准天臺。”
宋高承《事物纪原·环卫中贵·诸卫》:“秦有衞尉,掌门衞,则衞亦先秦之旧制尔。 晋武重兵官,选清重之士置中军以统诸宿衞,此诸衞之始也。”

⒉ 仪卫队。

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下:“汉魏以降,有大驾、法驾、小驾之仪;至唐又分殿中诸衞、黄麾等仗。”

网络解释:

诸卫

  • 诸卫:古代官名
  • 诸卫: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党政办主任
  • 字义分解

    • 拼音zhū
    • 注音ㄓㄨ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YFTJ
    • 五行

    (1)(形)众;许多:~公|~侯|~ 君|~位|~子百家。

    (2)姓。

    (助)〈书〉“之于(於)”或“之乎”的合音:付~实施(=之于)|公~社会(=之于)|有~?(=之乎)

    • 拼音wèi
    • 注音ㄨㄟˋ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BGD
    • 五行

    (1)(动)防护;保卫。

    (2)(名)明代驻兵的地点;驻军人数比“所”多;后来只用于地名:威海~兵。

    (3)(名)周朝国名;在今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一带。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