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架
拼音: | liáng jià |
注音: | ㄌ一ㄤˊ ㄐ一ㄚˋ |
梁架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的一种骨架。一般在柱间上部用梁和矮柱重叠装成,用以支承屋面檩条。 2.借指动物巢窝的支架。
引证解释:
⒈ 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的一种骨架。一般在柱间上部用梁和矮柱重迭装成,用以支承屋面檩条。
⒉ 借指动物巢窝的支架。
引杨朔《蚁山》:“非洲的蚂蚁模样儿也寻常,只是略微大点,时常借着一段砍剩的枯树桩子做梁架,一点一点衔着土粒往上垒。”
国语词典:
一种传统建筑的骨架。通常在柱间上面部分以矮柱和梁重叠构成,用来支撑屋面的长条形木。
如:「这栋破木屋经过风吹雨打后,只有梁架尚称完好。」
词语翻译
英语
网络解释:
梁架
字义分解
- 拼音liáng
- 注音ㄌㄧㄤˊ
- 笔划11
- 繁体梁
- 五笔IVWS
- 五行火
(1)(名)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木结构屋架中专指顺着前后方向架在柱子上的长条。
(2)(名)通常也指檩:正~|二~|无~殿。
(3)(名)桥:桥~|津~。
(4)(名)物体中间隆起成长条的部分:鼻~|山~。
(5)(名)战国时魏国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后;改称梁。
(6)(名)南朝之一;公元502…557;萧衍所建。参看〔南北朝〕。
(7)(名)后梁。
(8)(名)(Liá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