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拱而治
拼音: | chuí gǒng ér zhì |
注音: | ㄔㄨㄟˊ ㄍㄨㄥˇ ㄦˊ ㄓˋ |
词性: | 成语 |
垂拱而治的意思
词语解释:
《书·武成》:“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孔颖达疏:“谓所任得人,人皆称职,手无所营,下垂其拱。”
国语词典:
天子垂衣拱手,无为而治。
网络解释:
垂拱而治
垂拱而治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道家的主张很,但垂拱而治的国家从来就没有。
- 2、儒家主张推行“仁”政,垂拱而治。
- 3、——现在手头没人,自然只能继续这样凡事亲躬下去,垂拱而治那也是需要有“物质”。
- 4、幸耐晋王之力,得以垂拱而治,君临天下。
- 5、我是垂拱而治,过一过手转上去,公事只准不驳,岂不是大家都痛快?
- 6、更何况李林甫以宰相之位治天下,不同于皇上那样尊贵,自然要以恩威并用,垂拱而治。
字义分解
- 拼音chuí
- 注音ㄔㄨㄟˊ
- 笔划8
- 繁体垂
- 五笔TGAF
- 五行金
(1)(动)耷拉下来:~柳。
(2)(动)留传:人民英雄永~不朽。
(3)(副)将、将要:~老。
(4)(名)敬辞;用于称长辈;上级对自己的行动:~念。
- 拼音gǒng
- 注音ㄍㄨㄥˇ
- 笔划9
- 繁体拱
- 五笔RAWY
- 五行木
(1)(动)两手相合;臂的前部上举:~手。
(2)(动)环绕:~卫|众星~月|四山环~的大湖。
(3)(动)肢体弯曲成弧形:~肩缩背|~腰。
(4)(形)建筑物成弧形的:~门|连~坝。
(5)(动)用身体撞动别的东西或拨开土地等物体:用身子~开了大门|猪用嘴~地|蚯蚓从地下~出许多土来|一个孩子儿从人群里~出去了。
(6)(动)植物生长;从土里向外钻或顶:苗儿~出土了。
- 拼音ér
- 注音ㄦˊ
- 笔划6
- 繁体而
- 五笔DMJJ
- 五行金
1.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而下。
与垂拱而治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