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祭
拼音: | wàng jì |
注音: | ㄨㄤˋ ㄐ一ˋ |
望祭的意思
词语解释:
遥望而祭。
特称祭山川。
特称祭山川。
引证解释:
⒈ 遥望而祭。
引《书·舜典》“望于山川,徧于羣神” 孔传:“九州名山、大川、五岳、四瀆之属,皆一时望祭之。羣神谓丘陵坟衍,古之圣贤者皆祭之。”
汉王充《论衡·吉验》:“楚共王有五子:子招、子圉、子干、子晳、弃疾。五人皆有宠, 共王无适立,乃望祭山川,请神决之。”
《旧唐书·张柬之传》:“今减耗国储,费用日广,而使陛下之赤子身膏野草,骸骨不归,老母幼子,哀号望祭於千里之外。”
《宋史·礼志二六》:“﹝绍兴﹞三年正月,礼部、大常寺言:‘春秋二仲,荐献诸陵,乞于行在法惠寺设位,望祭行礼。’从之。”
《清史稿·高宗纪一》:“遣官望祭长白山、北镇医巫閭山及辽太祖陵。”
⒉ 特称祭山川。
引《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三望者何?望祭也。然则曷祭?祭泰山、河 、海。”
国语词典:
遥望远拜。
网络解释:
望祭
字义分解
- 拼音wàng
- 注音ㄨㄤˋ
- 笔划11
- 繁体望
- 五笔YNEG
- 五行水
(1)(动)探望:拜~|看~。
(2)(动)盼望、希望:期~|企~。
(3)(名)名望:声~|威~。
(4)(形)〈书〉怨恨。
(5)(名)(~子)店铺标明属于某种行业的标志:酒~。
(6)(介)对着;朝着:~我点点头|~他笑笑。注意“望前看”、“望东走”等处的“望”多写作“往”。
(7)姓。
(8)(名)农历每月十五日(有时是十六日或十七日);地球上看见圆形的月亮;这种月相叫望;这时的月亮叫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