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
拼音:mù xīng
注音:ㄇㄨˋ ㄒ一ㄥ
词性: 名词

木星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称“岁星”。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绕日公转周期约十二年。

引证解释:

⒈ 古称“岁星”。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绕日公转周期约十二年。 中国古代用它来纪年。参见“岁星”。

《史记·天官书》:“木星与土合,为内乱,饥,主勿用战,败。”
《金史·宣宗纪中》:“﹝兴定元年八月﹞木星昼见於昴,六十有七日乃伏。”
郭沫若《星空·海上》:“西方的那朵木星哟,又巨,又朗!”
亦省称“木”。 宋叶廷珪《海录碎事·祥瑞》:“唐乾符中,木入南斗,术士边冈以为帝王之兆。”
宋文天祥《赠叶大明》诗:“我生有命殊六六,木孛循环相起伏。”

国语词典:

行星名。距离太阳第五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目前已知有六十余颗卫星,有行星环。属于类木行星,大气成分主要为氢和氦,外观可看到平行于赤道,呈现红、棕、黄、白色各异的宽广云带,另有大气气旋造成的大红斑。古时分周天为十二次,木星每岁行经一次,十二岁而一周天,用以纪年,故也称为「福星」、「岁星」。

词语翻译

英语
Jupiter(planet)​
德语
Jupiter (S, Astron)​
法语
Jupiter (planète)​

网络解释:

木星 (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

  • 木星(Jupiter)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从内向外的第五颗行星。它的质量为太阳的千分之一,是太阳系中其它七大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木星与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皆属气体行星,因此四者又合称类木行星(木星和土星合称气态巨行星)。木星是一个气态巨行星,占所有太阳系行星的70%,主要由氢组成,其次为氦,占总质量的25%,岩核则含有其他较重的元素。人类所看到的通常是大气中云层的顶端,压强比1个大气压略高。
  • 木星由于自转快速而呈现扁球体(赤道附近有略微但明显可见的凸起)。外大气层明确依纬度分为多个带域,各带域相接的边际容易出现乱流和风暴。最显著的例子是大红斑,最早在17世纪时人们便以望远镜首度发现它的存在。环绕着行星的是松弱的行星环系统和强大的磁层。木星至少有79个卫星。
  • 2018年2月,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由“朱诺”号卫星拍摄到的一组木星南极的图像,醒目的蓝色漩涡以华丽的图案扭曲变幻,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奇观。
  • 2018年,天文学家发现了12颗新的木星卫星,使得这颗气态巨行星的已知卫星数量增加到79个。科学家在观测更遥远的柯伊伯带天体时拍摄到了它们。新增的两颗卫星被命名为“S/2016 J1”和“S/2017 J1”,分别距木星2100万公里和2400万公里。
    • 1、“朱诺”号还将协助探测木星这个气体巨物是否有实心。
    • 2、在这时的夜空图上,不但木星和天王星,很多九月份的星座都可以观察到。
    • 3、由于木星和海王星将在你的房子的家庭,你应该东道国贵党在家里,而不是一家餐馆。
    • 4、木星位于处女座的人认真细心,凡事求心切,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要求完美,追求高理想的人生价值。
    • 5、木星的带纹实际上是云层,其中南赤道带的主要成分是盘旋在木星有毒气体表面上的氨冰、硫和磷。
    • 6、哈勃望远镜在一颗木星般大小的行星的大气中,发现了钠、氢、碳以及氧元素。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ㄇㄨ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SSSS
    • 五行

    (1)(名)树木:伐~|果~。

    (2)(名)(木头)木材和木料的总称:枣~|榆~|檀香~。

    (3)(形)用木材制成的:~器|~犁|~板。

    (4)(名)棺材:棺~|行将就~。

    (5)(Mù)姓。

    (6)(形)质朴:~讷。

    (7)(形)麻木:脚~了。

    • 拼音xīng
    • 注音ㄒㄧㄥ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JTGF
    • 五行

    (1)(名)夜晚天空中闪烁发光的天体:~罗棋布|月明~稀。

    (2)(名)天文学上指宇宙间能发射光或反射光的天体;分为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等。

    (3)(名)(~儿)细碎或细小的东西:一~半点儿。

    (4)(名)秤杆上标记斤、两、钱的小点子。

    (5)(名)二十八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