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连
拼音:lǔ lián
注音:ㄌㄨˇ ㄌ一ㄢˊ

鲁连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鲁仲连。战国时齐国人。有计谋,但不肯做官。常周游各国,排难解纷。秦军围赵都邯郸,鲁连以利害进说赵魏大臣,劝阻尊秦为帝,曾说:"彼(秦昭王)即肆然称帝,连有蹈东海而死耳!"齐国要收复被燕国占据的聊城时,又写信劝说燕将撤守。齐王打算给予官位,他便逃到海上。是一个兼有隐士﹑侠客和政治家特点的人。事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后因被视为奇伟高蹈﹑不慕荣利的代表人物。

引证解释:

⒈ 指鲁仲连。战国时齐国人。有计谋,但不肯做官。常周游各国,排难解纷。

秦军围赵都邯郸,鲁连以利害进说赵魏大臣,劝阻尊秦为帝,曾说:“彼( 秦昭王 )即肆然称帝, 连有蹈东海而死耳!”
齐国要收复被燕国占据的聊城时,又写信劝说燕将撤守。 齐王打算给予官位,他便逃到海上。是一个兼有隐士、侠客和政治家特点的人。事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后因被视为奇伟高蹈、不慕荣利的代表人物。 南朝梁江淹《诣建平王上书》:“夫鲁连之智,辞禄而不返。”
唐李白《古风》之十:“齐有倜儻生, 鲁连特高妙。”
清方文《夜泊东昌》诗:“纷纷来往者,犹有鲁连无?”
陈毅《冬夜杂咏·含羞草》:“鲁连不帝秦,田横刎颈死。”
亦称“鲁连子”。 宋岳珂《桯史·晦庵感兴诗》:“世无鲁连子,千载徒悲伤。”
明高启《送沉征士铉归海上》诗:“倘见鲁连子,殷勤烦寄声。”

国语词典:

战国时齐人鲁仲连。参见「鲁仲连」条。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ㄌㄨˇ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QGJF
  • 五行

1.  愚拙,蠢笨:愚鲁。粗鲁。鲁莽。

2.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西南部。

3.  中国山东省的别称。

4.  姓。

  • 拼音lián
  • 注音ㄌㄧㄢ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LPK
  • 五行

(1)(动)相连;连接。(副)连续;接续;继续(表示前后没有断开)

(2)(动)相连;连接。(介)包括在内

(3)(动)相连;连接。(名)军队的编制单位;由若干排组成。

(4)(动)相连;连接。(Lián)姓。

(5)(介)表示强调某一词组(下文多有‘也;都’等跟它呼应);含有“甚而至于”之意:她臊得~脖子都红了|你怎么~他也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