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勒
拼音: | tiě lè |
注音: | ㄊ一ㄝˇ ㄌㄜˋ |
铁勒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古族名。汉时称丁零﹐北魏时称敕勒或铁勒。隋时铁勒各部分布于东至独洛河(今土拉河)以北﹑西至西海(今里海)的广大地区﹐分属东﹑西突厥。其漠北十五部以薛延陀与回纥为最着。
引证解释:
⒈ 古族名。 汉时称丁零,北魏时称敕勒或铁勒。隋时铁勒各部分布于东至独洛河 (今土拉河 )以北、西至西海 (今里海 )的广大地区,分属东、西突厥。其漠北十五部以薛延陀与回纥为最著。
引《旧唐书·回纥传》:“迴紇其先匈奴之裔也,在后魏时,号铁勒部落。其众微小,其俗驍强,依託高车,臣属突厥,近谓之特勒。”
唐沉佺期《塞北》诗之二:“紫塞金河里, 葱山铁勒隈。”
《元史·天文志一》:“当时四海测景之所凡二十有七,东极高丽,西至滇池,南踰朱崖,北尽铁勒。”
程善之《丁未寄子实辽东》诗:“黑海伐冰通铁勒,黄云横地望沙陀。”
网络解释:
铁勒 (中国北方古代民族)
字义分解
- 拼音tiě
- 注音ㄊㄧㄝˇ
- 笔划10
- 繁体鐡
- 五笔QRWY
- 五行金
(1)(名)金属元素;符号Fe;工业上叫做黑色金属;是炼钢的主要原料:生~|熟~。
(2)(名)指刀枪:手无寸~。
(3)(形)形容坚硬;坚强:铜墙~壁|~人。
(4)(形)形容强暴或精锐:~蹄|~骑。
(5)(形)形容确定不移:~案如山。
(6)(Tiě)姓。
与铁勒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