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课银
拼音:yán kè yín
注音:一ㄢˊ ㄎㄜˋ 一ㄣˊ

盐课银的意思

词语解释:

征收盐课所得的银子。

引证解释:

⒈ 征收盐课所得的银子。

《明史·食货志四》:“万历时与洪武同。盐行境内,岁入太仓盐课银三万五千餘两。”
亦省称“盐银”。 《明史·食货志四》:“岁入太仓餘盐银十二万两。”

网络解释:

盐课银

  • 盐课银是一个词语,拼音yán kè yín 征收盐课所得的银子。
  • 字义分解

    • 拼音yán
    • 注音ㄧㄢ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FHLF
    • 五行

    (1)(名)食盐

    (2)(名)由金属离子(包括铵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常温时一般为晶体;绝大多数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能电离。

    • 拼音
    • 注音ㄎㄜ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YJSY
    • 五行

    (1)(名)有计划的分段教学:上~|下~|星期六下午没~。

    (2)(名)教学的科目:这学期共有五门~。

    (3)(名)教学的时间单位:一节~。

    (4)(名)教材的段落:这本教科书共有二十五~。

    (5)(名)某些机关、学校、工厂等的行政单位:秘书~|会计~。

    (6)(名)旧时赋税:国~|完粮交~。

    (7)(动)征收(赋税):~税。

    (8)(名)占卜的一种:起~。

    • 拼音yín
    • 注音ㄧㄣ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QVEY
    • 五行

    (1)(名)一种白色金属。通称银子或白银。

    (2)(名)跟货币有关的:~钱|~行|~根|~票。

    (3)(名)像银子的颜色:~白|~耳|~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