髯蛇
拼音:rán shé
注音:ㄖㄢˊ ㄕㄜˊ

髯蛇的意思

词语解释:

《淮南子•精神训》:“人得髯蛇,以为上肴。”

南所产大蛇。可入药。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髥蛇”。 岭南所产大蛇。可入药。

《淮南子·精神训》:“越人得髥蛇,以为上肴。”
高诱注:“髥蛇,大蛇也,其长数丈。”
《南齐书·良政传·虞愿》:“郡旧出髯虵胆,可为药,有餉愿虵者, 愿不忍杀,放二十里外山中。”
宋李石《续博物志》卷八:“九真山多大蛇,名曰髯蛇,长十丈,围七八尺。”

国语词典:

蟒蛇的别名。参见「蟒蛇」条。

字义分解

  • 拼音rán
  • 注音ㄖㄢˊ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DEMF
  • 五行

(名)两腮的胡子;也泛指胡子:美~|虬~|白发苍~。

  • 拼音shé,yí
  • 注音ㄕㄜˊ,ㄧ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JPXN
  • 五行

shé

1. 爬行动物,身体细长,体上有鳞,没有四肢。种类很多,有的有毒,有的无毒。以蛙、鼠为食,大蛇亦吞食大的兽类:蛇蜕。蛇行。蛇蝎。蛇足(喻多余无用的事物)。画蛇添足。

1. 〔委(wěi )蛇〕见“委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