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拜
拼音: | zàn bài |
注音: | ㄗㄢˋ ㄅㄞˋ |
赞拜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举行朝拜、祭祀、婚礼仪式时,由赞导的人在旁唱导行礼:赞拜礼毕|赞拜殿中。
引证解释:
⒈ 朝拜、礼拜祭祀时,司仪大声唱出行礼的仪式。
引南朝梁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又詔加公入朝不趋,讚拜不名,剑履上殿。”
唐道宣等《叙朝宰会议沙门致拜君亲事》之六:“望请僧尼道士女冠等道为时须事因法会者,虽在君后,听依旧式,捨此已往,并令讚拜。”
古代举行朝拜、祭祀或婚礼仪式时由赞礼的人唱导行礼。 汉桓宽《盐铁论·除狭》:“今守相亲剖符赞拜,蒞一郡之众,古方伯之位也。”
《后汉书·何熙传》:“身长八尺五寸,善为威容,赞拜殿中,音动左右。”
《隋书·百官志上》:“鸿臚卿,位视尚书左丞,掌导护赞拜。”
《初刻拍案惊奇》卷五:“其时卢生同了两个儐相,堂上赞拜礼毕,新人入房。”
国语词典:
臣下朝拜君主,赞礼者在旁唱礼。
网络解释:
赞拜 (汉语词语)
字义分解
- 拼音zàn
- 注音ㄗㄢˋ
- 笔划16
- 繁体贊
- 五笔TFQM
- 五行金
(1)(动)帮助:~助。
(2)(动)称赞:~许。
(3)(名)旧时的一种文体;内容是称赞人物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