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印
拼音:mǎ yìn
注音:ㄇㄚˇ 一ㄣˋ

马印的意思

词语解释:

刻作马形的印纽。

引证解释:

⒈ 刻作马形的印纽。

《魏书·高祖孝文帝纪上》:“五月丁巳,詔军警给璽印、传符,次给马印。”
唐长孺点校:“《御览》卷六八四、《册府》卷六〇‘璽印’作‘雀印’,‘雀印’、‘马印’当指印纽,疑作‘雀’是。”

网络解释:

马印

  • 马印,中国古生肖印一种。马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名第七位。古代十二时辰称【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古代的肖形印并不局限于十二生肖,而是内容十分丰富,有刻画民族崇尚和神话传说的“四灵印”、“虎印”、“鹿印”、“凤印”、“伏羲印”、“神人操蛇印”等印章图案;也有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各类肖形印,如“鼓舞印”、“鼓瑟吹竽印”、“长袖舞印”等印记图形;还有“牛耕印”、“杂耍印”、“驯兽印”等。
  • 另日本战国时代,武将为表明自己所在而在马侧或本阵中使用长柄印记。又称马标、马验。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ㄇㄚ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CNNG
    • 五行

    (1)(名)哺乳动物;颈部有鬃;四肢强健;善跑;是重要的力畜之一;皮可制革。

    (2)(形)大:~蜂|~勺。

    (3)(Mǎ)姓。

    • 拼音yìn
    • 注音ㄧㄣ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QGBH
    • 五行

    [ yìn ]

    1.图章,戳记:印章。印玺。印记。印把子(亦喻政权)。

    2.痕迹:手印。指印。印子(a.痕迹;b.高利贷的一种,全称“印印钱”)。

    3.用油墨、染料之类把文字或图画留在纸、布、器皿等材料上:印刷。排印。印制。印发(fā)。

    4.彼此符合:印证。心心相印。

    5.外界事物反映在脑中所留下的形象:印象。

    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