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shí yàng jǐn |
注音: | ㄕˊ 一ㄤˋ ㄐ一ㄣˇ |
十样锦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十种锦缎。
宋代任官中散大夫、中奉大夫者有十种恩遇,称“十样锦”,亦用以为其官名的代称。
花名。老少年之红、紫、黄、绿相间者。
合奏乐名。
一种菜肴名。
花名。菊花的一种。一本所开的花,形状各异,颜色多种。参阅《广群芳谱•花谱二七•菊花一》。
引证解释:
⒈ 十种锦缎。
引元戚辅之《佩轩楚客谈》:“﹝后蜀﹞孟氏在蜀时製十样锦,名长安竹、天下乐、鵰团、宜男、宝界地、方胜、狮团、象眼、八搭韵、铁梗衰荷。”
后亦以指其中的某一种。 元无名氏《千里独行》第三折:“哎!你个奸雄曹操,倒赔了西川十样锦征袍。”
《金瓶梅词话》第二九回:“我有一方大红十样锦缎子,也照依姐姐描恁一双儿。”
⒉ 宋代任官中散大夫、中奉大夫者有十种恩遇,称“十样锦”,亦用以为其官名的代称。
引宋朱弁《曲洧旧闻》卷十:“今之中散大夫,即昔之大卿监也,旧説谓之十样锦。受命之初,不俟赦恩,便许封赠父、母、妻一次,一也……国史立传,十也。”
宋李曾伯《代京西漕转中奉大夫谢制帅》:“位十样锦以居左,尤为近世之美谭。”
⒊ 合奏乐名。 明沉德符《野获编·词曲·俗乐有所本》:“又今有所谓十样锦者,鼓、笛、螺、板、大小鈸鉦之属,齐声振响,亦起近年。
引吴人尤尚之。然不知亦沿正德之旧。”
清叶梦珠《阅世编·纪闻》:“吴中新乐,絃索之外,又有十不閒,俗讹称十番,又曰十样锦。其器仅九:鼓、笛、木鱼、板、拨鈸、小鐃、大鐃、大锣、鐺锣,人各执一色,惟木鱼、板,以一人兼司二色。”
⒋ 花名。老少年之红、紫、黄、绿相间者。参阅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卷四。
引冰心《山中杂记》十:“在我跪伏在樱花底下,拔那十样锦的叶子的时候,他便侧转那狭长而良善的脸来看我。”
⒌ 花名。菊花的一种。一本所开的花,形状各异,颜色多种。参阅《广群芳谱·花谱二七·菊花一》。
国语词典:
四川出产的锦缎,共有十种花式。
- 1、大殿素雅,只以金白二色装饰,地面遍铺白玉砖,厅柱亦是玉砌,上镂十样锦花,以金熔水灌注成型再加雕琢,殿顶镶嵌百颗明珠,白光莹莹,映出满殿玉色圆润,金光夺目。 ()
- 2、因凤仙善变异,经人栽培选择,已产生了一些品种,如五色当头凤,花生茎之项端,花大而色艳,还有十样锦等。
- 3、此时一股白梅香扑面而来,定睛一看身着白色竹叶缎面对襟刻丝缎袍,逶迤拖地白色印花折枝花卉下裙,身披滚边薄烟纱十样锦。
- 4、于是他前往黄极天,邀请黄角大仙和他的大弟子嫫耐,坐着他的十样锦宝坛,徐徐而动,到了星光璀璨的银河北岸观战。
- 5、姚蔓菁今天穿了一件绣黄色十样锦妆花短衫,逶迤拖地翠绿缎子菊花刺绣纹绣裙,身披粉白色藏青薄纱。
- 6、想着想着就想到了自己青梅竹马的慕熙柔,只见她标准的娃娃脸,身穿一件粉蓝色圆领偏襟刻丝缎袍,靛蓝色撒花如意纹洋绉裙,身披羽蓝色事事如意十样锦。
字义分解
- 拼音yàng
- 注音ㄧㄤˋ
- 笔划10
- 繁体樣
- 五笔SUDH
- 五行木
(1)(名)形状;模样;样子:~式|模~|图~。
(2)(名)样子:两年未见;他还是老~子。
(3)(名)样子:~品|~本|货~。
(4)(量)表示事物的种类:四~儿点心。
与十样锦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