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授
拼音:xū shòu
注音:ㄒㄨ ㄕㄡˋ

虚授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授职给德才不相称的人。

引证解释:

⒈ 谓授职给德才不相称的人。

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夫论德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量能而授爵者,毕命之臣也。故君无虚授,臣无虚受,虚授谓之谬举,虚受谓之尸禄。”
唐刘禹锡《让同平章事表》:“臣闻以德詔官,以劳定赏。苟或虚授,人无劝心。”
宋龚鼎臣《东原录》:“宋子京明道,初召试学士院,试《琬圭赋》,其辞有曰:‘尔功既昭,则增圭之重;彼绩不建,则貽玉之羞。是以上无虚授,下靡妄求。’”

网络解释:

虚授

  • 虚授,出自三国时期魏曹植的《求自试表》,意思是授职给德才不相称的人。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ㄒㄩ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HAOG
    • 五行

    (1)(形)空虚(跟‘实’相对):~幻|~浮。

    (2)(形)空着:~位以待。

    (3)(动)因心里惭愧或没有把握而勇气不足:胆~。

    (4)(副)徒然;白白地:~度|不~此行。

    (5)(形)虚假:~伪|~名。

    (6)(形)虚心:谦~。

    (7)(形)虚弱:气~|血~。

    (8)(名)指政治思想、方针、政策等方面的道理:务~。

    (9)(名)二十八宿之一。

    • 拼音shòu
    • 注音ㄕㄡ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REPC
    • 五行

    (1)(动)交付;给予(多用于正式或隆重的场合)

    (2)(动)传授;教: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