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复
拼音: | mí fù |
注音: | ㄇ一ˊ ㄈㄨˋ |
迷复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语出《易.复》:"上六,迷复,凶……象曰:迷复之凶,反君道也。"孔颖达疏:"以其迷暗不复,而反违于君道,故象云:'迷复之凶,反君道也。'"后用以指迷失不改过;糊涂不醒悟。
引证解释:
⒈ 后用以指迷失不改过;糊涂不醒悟。
引语出《易·复》:“上六,迷復,凶……象曰:迷復之凶,反君道也。”
孔颖达疏:“以其迷闇不復,而反违於君道,故象云:‘迷復之凶,反君道也。’”
宋王禹偁《贺收复益州表》:“虽依九伐之法,特开三面之罗,尚敢婴城,斯为迷復。”
宋邵雍《诫子吟》:“改图不害为君子,迷復终归作小人。”
网络解释:
迷复
字义分解
- 拼音mí
- 注音ㄇㄧˊ
- 笔划9
- 繁体迷
- 五笔OPI
- 五行水
(1)(动)分辨不清;失去判断能力
(2)(动)因对某人或某事物发生特殊爱好而沉醉:~恋。
(3)(名)沉醉于某一事物的人:球~。
(4)(动)使看不清;使迷惑;使陶醉:~航|~误|~宫。
与迷复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