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守
拼音: | jiǎ shǒu |
注音: | ㄐ一ㄚˇ ㄕㄡˇ |
假守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时称权宜派遣而非正式任命的地方官。
引证解释:
⒈ 古时称权宜派遣而非正式任命的地方官。
引《史记·南越列传》:“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
《汉书·项籍传》:“会稽假守通素贤梁,乃召与计事。”
张晏注:“假守,兼守也。”
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节度》:“太祖罢节度,立权发、遣与、权知之类,故士大夫作郡,皆自称曰假守,谓非真节度也。”
网络解释:
假守
字义分解
- 拼音jiǎ,jià
- 注音ㄐㄧㄚˇ,ㄐㄧㄚˋ
- 笔划11
- 繁体假
- 五笔WNHC
- 五行木
jiǎ
1. 不真实的,不是本来的,与“真”相对:假山。假话。假冒。假释。假死。虚假。真假。弄虚作假。
2. 借用,利用:假借。假货。假道(借路)。假手(利用他人为自己办事)。假公济私。不假思索(用不着想)。
3. 〔假名〕日本文所用的字母,多借用汉字的偏旁。楷书称“片假假”,草书称“平假假”。
4. 据理推断,有待验证的:假设。假使。假令。假如。假若。
jià1. 照规定或经请求批准暂时离开工作或学习场所:假日。假条。病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