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眼
拼音:tí yǎn
注音:ㄊ一ˊ 一ㄢˇ

啼眼的意思

词语解释:

泪眼。

引证解释:

⒈ 泪眼。

唐李贺《苏小小歌》:“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清钱谦益《咏同心兰》之三:“不似西陵凡草木,漫将啼眼引郎看。”

网络解释:

啼眼

  • 啼眼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tí yǎn,指泪眼,出处《书·康诰》。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ㄊㄧ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KUPH
    • 五行

    (1)(动)出声的哭。

    (2)(动)(某些鸟兽)叫。

    • 拼音yǎn
    • 注音ㄧㄢ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HVEY
    • 五行

    (1)(名)人或动物的视觉器官。通称眼睛。

    (2)(名)(~儿)小洞;窟窿:泉~|炮~|拿针扎一个~儿。

    (3)(名)(~儿)指事物的关键所在:节骨~儿。

    (4)(名)围棋用语;成片的白子或者黑子中间的空儿;在这个空儿中对手不能下成活棋。

    (5)(名)戏曲中的拍子:一板一~。

    (6)(量)用于井;窑洞:一~井|一~旧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