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日
拼音:qī rì
注音:ㄑ一 ㄖˋ

期日的意思

词语解释:

约定或预测的日数或时间。

引证解释:

⒈ 约定或预测的日数或时间。

《周礼·地官·山虞》:“令万民时斩材,有期日。”
孙诒让正义:“有期日者,谓依其所用木之多少,为其出山入山之日数。”
《汉书·夏侯始昌传》:“始昌明於阴阳,先言柏梁臺灾日,至期日果灾。”
唐韩愈《唐故赠绛州刺史马府君行状》:“愈既世通家,详闻其世系事业,今葬有期日,从少府请,掇其大者为行状。”
唐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遣使启帝,请期日赴京。”
《宋史·岳飞传》:“尽磁、相、开、德、泽、潞、晋、絳、汾、隰之境,皆期日兴兵,与官军会。”

国语词典:

约定的时日。

网络解释:

期日

  • 期日是诉讼主体会合进行诉讼行为的时间。有询问被告期日、证据调查期日、开庭审理期日、裁判宣告期日等等。期日须由法院或侦查、检察机关预先指定,并按一定方式告知应到场的人。在指定期日不到场,往往产生一定诉讼后果。例如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理期日并于开庭前将传票送达被告人后,刑事被告人如无正当理由不按期到庭,下次开庭可以酌情拘传。
    • 1、她劝说位于弗吉尼亚洲西部的格拉夫顿教堂,也就是她妈妈经常去的教堂,在她母亲逝世两周年的日子,也就是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庆祝母亲节。
    • 2、星期一:我,床,她。星期二:她,床,他。星期三:我,床。星期四:我,床。星期五:我,床,她,他。星期六:我,床,她,他,苍蝇。星期日:我,。
    • 3、今天是星期日,厂歇班。
    • 4、凡汇票执票人于到期日或到期日后绝对及无条件放弃其向承兑人执行之权利者,该票即告解除。
    • 5、泰勒:那么您是说,如果我在定期存单到期日之前不得不兑现的话,我就要为此而受到罚款。
    • 6、居士奉献者通过会在星期日下午和其他假期拜访室利罗摩克里希纳。

    字义分解

    • 拼音qī,jī
    • 注音ㄑㄧ,ㄐㄧ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ADWE

    1. 规定的时间,或一段时间:定期。限期。期限。学期。

    2. 量词,用于刊物或其他分期的事物:第五期。

    3. 盼望,希望:期望。期冀。期盼。期待。

    4. 限度:“征敛无期求索无度”。

    5. 必,决定:“期死,非勇也”。

    6. 〔期颐〕指人活到一百岁。

    7. 地质学上指在一个国境内或一个大区域内,小于“世”的地质年代单位。

    1. 一周年,一整月:期年。期月。期服(古代丧服名,要穿一年)。

    • 拼音
    • 注音ㄖ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JJJJ
    • 五行

    (1)(名)太阳:~出|~落。

    (2)(名)指日本:~圆|~语。

    (3)(名)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班|~~夜夜。

    (4)(名)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天:今~|改~再见。

    (5)(名)每天;一天一天地:~记|~新月异。

    (6)(名)泛指一段时间:往~|来~。

    (7)(名)特指某一天:生~|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