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诬
拼音: | bù wū |
注音: | ㄅㄨˋ ㄨ |
不诬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不妄;不假。
引证解释:
⒈ 不妄;不假。
引《礼记·表记》:“是故君有责於其臣,臣有死於其言,故其受禄不诬。”
孔颖达疏:“以其言善乃受禄,是受禄不诬罔也。”
《后汉书·杜林传论》:“杜林行义,烈士假其命。 《易》曰:‘人之所助者信’,有不诬矣。”
明文徵明《题李西台千文》:“今观此书,信不诬也。”
国语词典:
不假、不欺骗。
如:「权势败身,诚属不诬。」
网络解释:
不诬
字义分解
- 拼音bù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不
- 五笔GII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与不诬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