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钟
拼音:yuè zhōng
注音:ㄩㄝˋ ㄓㄨㄥ

月钟的意思

词语解释:

神话传说中的钟名。形似偃月﹐故名。

引证解释:

⒈ 神话传说中的钟名。形似偃月,故名。

唐李商隐《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一韵》:“美人昔清兴,重之犹月鐘。”
叶葱奇注引朱鹤龄曰:“《集仙録》:‘女仙鲁妙典,居山,有鐘一口,形如偃月,神人所送。’”

网络解释:

月钟

  • 月钟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钟名。形似偃月,故名。 唐 李商隐 《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一韵》:“美人昔清兴,重之犹月钟。”
  • 字义分解

    • 拼音yuè
    • 注音ㄩㄝ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EEEE
    • 五行

    (1)(名)月球;月亮。

    (2)(名)计时的单位;一年分为十二个月。

    (3)(形)每月的:~刊|~产量。

    (4)(形)形状像月亮的;圆的。

    • 拼音zhōng
    • 注音ㄓㄨㄥ
    • 笔划9
    • 繁体鍾、鐘
    • 五笔QKHH
    • 五行

    (1)(名)响器;中空;用铜或铁制成:~鼎|~鼓|~楼。

    (2)(名)计时的器具;有挂在墙上的;也有放在桌上的:~摆|~表|~点|~声。

    (3)(名)指钟点、时间:六点~。

    (4)(动)(情感)等集中:~爱|~情。

    (5)姓。

    (6)(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