驽散
拼音:nú sàn
注音:ㄋㄨˊ ㄙㄢˋ

驽散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低劣不成材。

引证解释:

⒈ 谓低劣不成材。

《荀子·修身》:“庸众駑散,则刦之以师友。”
杨倞注:“駑,谓材下如駑马者也;散,不拘检者也。”
宋许景衡《再宿崇国院和前韵》之二:“羣山尽龙蟠,十驾客駑散。”

国语词典:

驽马散材。比喻材质平凡庸拙。

网络解释:

驽散

  • 驽散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nú sàn ,指低劣不成材。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ㄋㄨ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VCCF
    • 五行

    (1)(名)驽马;跑不快的马。

    (2)(形)比喻人没有能力:~才|~钝。

    • 拼音sàn,sǎn
    • 注音ㄙㄢˋ,ㄙㄢˇ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AETY
    • 五行

    sàn

    1. 分开,由聚集而分离:分散。解散。涣散。散落。散失。散逸。

    2. 分布,分给:散布。散发(fā)。天女散花。

    3. 排遣:散心。散闷(mèn)。

    4. 解雇:他干的不好,让那家饭店给散了。

    sǎn

    1. 没有约束,松开:松散。散漫。懒散。散曲。散记。散板。散文。披散头发。

    2. 分开的,分离的:散居。散乱。散座。散兵游勇。

    3. 零碎的:散碎。散装。散页。

    4. 中医称药末:散剂。丸散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