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松
拼音:hán sōng
注音:ㄏㄢˊ ㄙㄨㄥ

寒松的意思

词语解释:

寒冬不凋的松树。常用来比喻坚贞的节操。

引证解释:

⒈ 寒冬不凋的松树。常用来比喻坚贞的节操。

《三国志·吴志·陆绩传》“陆绩字公纪” 裴松之注引《姚信集》:“王蠋建寒松之节而齐王表其里, 义姑立殊俗之操而鲁侯高其门。”
《晋书·庾阐传》:“伟哉兰生而芳,玉产而洁,阳葩熙冰,寒松负雪。”
唐杜甫《哭王彭州抡》诗:“翠石俄双表,寒松竟后凋。”
明马銮《聂隐娘》诗:“雄心到底愧寒松,何必藏名峯外峯。”

网络解释:

寒松 (词语释义)

  • 寒松,汉语词汇。
  • 拼音:hán sōng
  • 释义:寒冬不凋的松树。常用来比喻坚贞的节操。
  • 字义分解

    • 拼音hán
    • 注音ㄏㄢ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PFJU
    • 五行

    (1)(形)冷(跟‘暑’相对):~冬|~风|天~地冻|受了一点~。

    (2)(形)害怕;畏惧:心~|胆~。

    (3)(形)穷困:贫~|~素(旧时形容穷苦的读书人家)。

    • 拼音sōng
    • 注音ㄙㄨㄥ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SWCY
    • 五行

    (1)(名)松科植物总称:~科植物。

    (2)(形)松散:~~垮垮。

    (3)(动)使……松:~~腰带|~~琴弓。

    (4)(形)经济宽裕:大手大脚;手~得很。

    (5)(动)解开;放开:~手|~绑。

    (6)(名)用鱼虾瘦肉等做成的绒状或碎沫状的食品:肉~|鱼~。

    (7)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