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足
拼音:jù zú
注音:ㄐㄨˋ ㄗㄨˊ

具足的意思

词语解释:

犹具备。

充足。

引证解释:

⒈ 犹具备。

汉王充《论衡·正说》:“善善恶恶,拨乱世反诸正,莫近于《春秋》。若此者,人道、王道适具足也。”
《百喻经·认人为兄喻》:“昔有一人,形容端正,智慧具足,復多钱财。”
元德异《<坛经>序》:“一一法门,具足无量妙义。”
郭沫若《盲肠炎·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我是相信在产业未进步、物质条件未具足的国度中以实现社会主义为目的之政治革命是愈早愈好的。”

⒉ 充足。

许地山《债》:“说到具足生活,也是没有涯岸的。”

网络解释:

具足

  • 具足的读音是jù zú,是具备的意思,出自汉代王充《论衡·正说》。
    • 1、满二十岁出家,受了足戒的女子,称为比丘尼。
    • 2、如来不应以足诸相见。
    • 3、山头野马性难驯,机陷犹堪制彼身,自叹神通空足,不能调伏枕边人。仓央嘉措。
    • 4、他曾投奔杭州灵隐寺,在高僧瞎堂慧远的门下,受足戒,取名“道济”。
    • 5、因为释迦牟尼佛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因此佛弟子尊称他为大雄。
    • 6、慧木尼面临着侍奉年老的母亲与守戒这两个现实的问题,她最终选择了以自己不能“受足戒”作为代价来照顾母亲。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ㄐㄩ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HWU
    • 五行

    (1)(名)用具:农~|文~|家~|雨~|卧~|餐~。

    (2)(量)〈书〉用于棺材、尸体和某些器物:座钟一~。

    (3)(动)具有:~备|初~规模|略~轮廓。

    (4)(动)〈书〉备;办:~呈|~结|敬~菲酌。

    • 拼音
    • 注音ㄗㄨ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KHU

    (1)(名)脚;腿:~迹|~球|画蛇添~。

    (2)(名)器物下部形状像腿的部分:鼎~。

    (3)(形)充足;足够:~额|~金|~数|~月|富~|丰衣~食。

    (4)(副)够得上某种数量或程度:菜~有十斤。

    (5)(副)足以(多用于否定式):不~为凭|微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