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文学
拼音:shān lín wén xué
注音:ㄕㄢ ㄌ一ㄣˊ ㄨㄣˊ ㄒㄩㄝˊ

山林文学的意思

词语解释:

泛指封建时代以描述山林景物为主的讲求骈偶格律、堆砌典故词藻、内容晦涩的文学作品。

引证解释:

⒈ 泛指封建时代以描述山林景物为主的讲求骈偶格律、堆砌典故词藻、内容晦涩的文学作品。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余甘冒全国学究之敌,高张‘文学革命军’大旗,以为吾友之声援。旗上大书特书吾革命军三大主义……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闻一多《新文艺和文学遗产》:“至于文学遗产,就是国粹,就是桐城妖孽,就是骸骨,就是山林文学。 中国文学当然是中国生的,但不必嚷嚷遗产遗产的,那就是走回头路。”

国语词典:

旧称吟咏风月、超脱尘世的隐逸文学。

网络解释:

山林文学

  • 山林文学,拼音shān lín wén xué,是一个汉语词汇,泛指封建时代以描述山林景物为主的讲求骈偶格律﹑堆砌典故辞藻﹑内容晦涩的文学作品。
  • 字义分解

    • 拼音shān
    • 注音ㄕㄢ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MMMM
    • 五行

    (1)(名)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高~。

    (2)(名)形状像山的东西:冰~。

    (3)(名)蚕蔟:蚕上~了。

    (4)(名)指山墙:房~。

    (5)(名)姓。

    • 拼音lín
    • 注音ㄌㄧㄣ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SSY
    • 五行

    (1)(名)成片的树木或竹子:树~|竹~|山~|防风~。

    (2)(名)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艺~|碑~。

    (3)(名)林业:农~牧副渔。

    (4)(名)(Lín)姓。

    • 拼音wén
    • 注音ㄨㄣ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YYGY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 拼音xué
    • 注音ㄒㄩㄝ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IPBF
    • 五行

    (1)(动)学习:~书法。

    (2)(动)模仿:鹦鹉~舌|~得很像。

    (3)(名)学问:博~|才疏~浅|治~。

    (4)(名)指学科:化~|数~|新~。

    (5)(名)学校: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