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事
拼音:mò shì
注音:ㄇㄛˋ ㄕˋ

末事的意思

词语解释:

非关根本之事;小事。
古指商业和手工业。
犹言馀事。

引证解释:

⒈ 非关根本之事;小事。

《荀子·议兵》:“凡在大王,将率末事也。”
《旧唐书·柳公绰传》:“立身以孝悌为基,以恭默为本,以畏怯为务,以勤俭为法,以交结为末事,以气义为凶人。”
宋欧阳修《答陕西安抚使范龙图辞辟命书》:“军书奏记一末事耳,有不待脩而堪者矣。”
《红楼梦》第四八回:“薛姨妈听了虽是欢喜,但又恐他在外生事,花了本钱倒是末事,因此不命他去。”

⒉ 古指商业和手工业。

《商君书·外内》:“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
唐张九龄《侯使石头驿楼》诗:“渔商多末事,耕稼少良畴。”

⒊ 犹言馀事。

《隋书·经籍志二》:“因其事类,相继而作者甚众,名目转广,而又杂以虚诞怪妄之説。推其本源,盖亦史官之末事也。”

国语词典:

不重要的事。

网络解释:

末事

  • 末事,汉语词汇。
  • 拼音:mò shì
  • 释义:1、非关根本之事;小事。2、古指商业和手工业。3、犹言馀事。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ㄇㄛ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GSI
    • 五行

    (1)(名)东西的梢;尽头:年~。

    (2)(形)不是根本的重要的事物:~节。

    (3)(名)最后;终了;末尾:剧~|篇~。

    (4)(名)(~子、~儿 )细碎的或成面儿的东西:茶~。

    (5)(名)戏曲角色;扮演中年男子;京剧归入老生一类。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GKVH
    • 五行

    [ shì ]

    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事情。事件。事业。

    2.  变故: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

    3.  职业:谋事(指找职业)。

    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事了。

    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

    6.  做,治:不事生产。无所事事。

    7.  服侍:事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