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duō luó |
注音: | ㄉㄨㄛ ㄌㄨㄛˊ |
多罗的意思
词语解释:
食器。
脂粉盒。
鲁莽。
满语美称,加在爵位的前面。如'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又称郡王﹑贝勒的女儿为'多罗格格'。
引证解释:
⒈ 梵文Pattra的译音。亦译作“贝多罗”。树名。即贝多树。形如棕榈,叶长稠密,久雨无漏。其叶可供书写,称贝叶。参阅《翻译名义集·林木》。
引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恭建那补罗国》:“城北不远有多罗树林,周三十餘里。其叶长广,其色光润,诸国书写,莫不採用。”
唐杜甫《山寺》诗:“吾知多罗树,却倚莲花臺。”
⒉ 食器。
引《南史·夷貊传上·扶南国》:“﹝毗騫王﹞常遗扶南王纯金五十人食器,形如圆盘,又如瓦塸,名为多罗,受五升,又如椀者受一升。”
⒊ 脂粉盒。多罗年少,指傅粉人。
引《太平御览》卷七一七引南朝宋何承天《纂文》曰:“多罗,粉器。”
清王士禛《秦淮杂诗》之十六:“玉牎清晓拂多罗,处处凭栏更踏歌。尽日凝妆明镜里;水晶帘影映横波。”
也用作脂粉的代称。 唐顾甄远《惆怅诗》之七:“若为多罗年少死,始甘人道有风情。”
⒋ 鲁莽。
引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三折:“我可也千不合,万不合,一时间做事忒多罗。”
⒌ 满语美称,加在爵位的前面。如“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又称郡王、贝勒的女儿为“多罗格格”。
国语词典:
眼睛。比喻精明能干。
如:「多罗郡王。」
网络解释:
多罗
- 1、那音乐教师每星期来两次,为的是填补多罗西与萧邦之间的一大段空白。
- 2、鸠摩智之前使出拈花指已是令人大奇,此时竟连多罗叶指亦是信手施用,实在是可惊可叹。
- 3、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 4、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维拉多罗森巴舞学校仓库里,一位作者正准备嘉年华的花车。
- 5、每一刻都会有小狗爬上巨石,使得多罗疲于奔命,东奔西窜,没命的捕杀着那些爬上巨石的小狗。
- 6、卡多罗叔叔,救救我!天黑了,你告诉我男人要挺起胸膛不要害怕困难,可是多沙蟹,我怕!求求你不要把我丢下,谁能救救我…
字义分解
- 拼音duō
- 注音ㄉㄨㄛ
- 笔划6
- 繁体多
- 五笔QQU
- 五行火
(1)(形)数量大:~年。
(2)(形)比原来的数目有所增加;数量上超出:~住两天。
(3)(形)表示相差的程度大:他比我强~了。
(4)(形)超出原有的或应有的数量或限度:你的钱给~了。
(5)(数)(用在数量词后)表示不确定的零数:五十~。
(6)(副)表赞叹:~幸福啊!
(7)(副)表疑问:你有~大?
(8)姓。
与多罗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