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面
拼音:yáng chūn miàn
注音:一ㄤˊ ㄔㄨㄣ ㄇ一ㄢˋ

阳春面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不附加菜肴的汤面。又称光面。

引证解释:

⒈ 不附加菜肴的汤面。又称光面。

夏衍《克农同志二三事》:“快八点了,阳春面也不请一碗?”
《人民文学》1981年第2期:“两碗阳春面下肚,人也有些劲了。”

国语词典:

一种不添加色素、防腐剂、肉类或香料的经济大众化食品。最常见的是做成汤面或炒面,但以煮汤面较多。汤面中加入青菜、葱、盐及卤肉汁即成。

网络解释:

阳春面

  • 阳春面是苏式汤面的一种,又称光面、清汤面或清汤光面,汤清味鲜,清淡爽口。是江南地区著名的传统面食小吃,是上海、苏州、无锡、扬州、高邮、淮安等地的一大特色。
  • 出名的有上海阳春面、高邮酱油面(又称高邮阳春面)、扬州阳春面等等。
    • 1、晚上就没准了,什么时候有空就什么时候解决,大多数是阳春面或素包子,外加一个茶鸡蛋。
    • 2、上海的小吃从阳春面到生煎馒头、虾肉烧卖,有很多讲究,出名的店做精细,一点都不比做大餐省功夫。
    • 3、胡萝卜切成丝放在兔子专用的盘子里,然后脱凡给自己做了一份面,简单的一份阳春面。 ()
    • 4、前面耽误了不少时间,现在天色渐渐变暗,半弯的月亮开始升起,我们吃点阳春面,稍作收拾就出发。
    • 5、中国其他地区比较有名的面条还有北京的炒面,上海的阳春面以及兰州的拉面,这些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 6、什么叫方便面?就是你说的那种阳春面?

    字义分解

    • 拼音yáng
    • 注音ㄧㄤ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BJG
    • 五行

    (1)(名)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中的两大对立面之一(跟‘阴’相对):阴~二气。

    (2)(名)太阳;日光:~光|~历|~坡|朝~。

    (3)(名)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衡~(在衡山之南)。

    (4)(形)凸出的:~文。

    (5)(形)外露的;表面的:~沟|~奉阴违。

    (6)(形)指属于活人和人世的(迷信):~宅|~间|~寿。

    (7)(形)带正电的:~电|~极。

    (8)(名)指男性生殖器。

    (9)姓。

    • 拼音chūn
    • 注音ㄔㄨㄣ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DWJF
    • 五行

    (1)(名)春季;一年的第一季。

    (2)(名)男女情欲:~情。

    (3)(名)姓。

    • 拼音miàn
    • 注音ㄇㄧㄢ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DMJD

    (1)(名)头的前部;脸:~孔。

    (2)(动)向着:背山~水。

    (3)(名)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地~|桌~|~儿。

    (4)(动)当面:~谈|~洽。

    (5)(名)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的正面:鞋~|~儿。

    (6)(名)几何学上称线移动所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平~|~积。

    (7)(名)部位或方面:正~|片~。

    (8)(助)方位词后缀:上~|前~|外~|西~。

    (9)(量)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镜子。

    (10)(量)用于会见的次数:一~镜子。

    (11)(名)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豆~。

    (12)(名)(~儿)粉末:药~儿。

    (13)(名)面条:挂~|切~。

    (14)(形)〈方〉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