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yáng ē |
注音: | 一ㄤˊ ㄜ |
阳阿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之名倡阳阿善舞﹐后因以称舞名。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山名﹐朝阳初升时所经之处。
引证解释:
⒈ 乐曲名。
引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南朝宋谢庄《月赋》:“徘徊《房露》,惆悵《阳阿》。”
⒉ 古之名倡阳阿善舞,后因以称舞名。
引《淮南子·俶真训》:“足蹀阳阿之舞,而手会《緑水》之趋。”
高诱注:“阳阿,古之名倡也。 《緑水》,舞曲也。”
三国魏曹植《箜篌引》:“阳阿奏奇舞, 京洛出名謳。”
南朝宋鲍照《舞鹤赋》:“虽邯郸其敢伦,岂阳阿之能拟。”
清余怀《板桥杂记·雅游》:“旧院……逢秋风桂子之年,四方应试者毕集,结駟连骑,选色徵歌,转车子之喉,按阳阿之舞。”
⒊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山名,朝阳初升时所经之处。
引《楚辞·九歌·少司命》:“与女沐兮咸池,晞女髮兮阳之阿。”
王逸注:“阿,曲隅,日所行也。言己愿托司命,俱沐咸池,乾髮阳阿。”
南朝宋谢灵运《石门岩上宿》诗:“美人竟不来, 阳阿徒晞髮。”
明何景明《九咏》:“晞温暾兮扶桑,讯灵居兮阳阿。”
谢无量《西湖旅兴寄怀伯先五十韵》:“晚岁思丹鸟, 阳阿放白鷴。”
国语词典:
乐曲名。晋.张华〈轻薄篇〉:「新声逾激楚,妙妓绝阳阿。」也作「扬阿」。
网络解释:
阳阿 (河南省原阳县阳阿乡)
字义分解
- 拼音yáng
- 注音ㄧㄤˊ
- 笔划6
- 繁体陽
- 五笔BJG
- 五行土
(1)(名)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中的两大对立面之一(跟‘阴’相对):阴~二气。
(2)(名)太阳;日光:~光|~历|~坡|朝~。
(3)(名)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衡~(在衡山之南)。
(4)(形)凸出的:~文。
(5)(形)外露的;表面的:~沟|~奉阴违。
(6)(形)指属于活人和人世的(迷信):~宅|~间|~寿。
(7)(形)带正电的:~电|~极。
(8)(名)指男性生殖器。
(9)姓。
与阳阿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