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径
拼音: | xié jìng |
注音: | ㄒ一ㄝˊ ㄐ一ㄥˋ |
邪径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邪逕”。 比正道近便的小路。 比喻不正当的行径。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邪逕”。
⒉ 比正道近便的小路。
引《汉书·五行志中之上》:“成帝时謌謡又曰:‘邪径败良田,谗口乱善人。’”
晋皇甫谧《高士传·焦先》:“冬夏袒不著衣,卧不设席,又无蓐,以身亲土,其体垢污,皆如泥滓。不行人间,或数日一食,行不由邪径,目不与女子。”
清顾图河《任运》诗:“善走须得途,邪径不可行。”
⒊ 比喻不正当的行径。
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子且下车,子适知邪径之速,不虑失道之迷。”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背真原,驀邪逕,夸俊夸能头上骋。”
明何景明《何子·上作》:“正道坏则邪径成,公室衰则私门盛。”
章炳麟《魏武帝颂》:“布贞士於周行,遏苞苴於邪径。”
国语词典:
不正的行径。
网络解释:
邪径
字义分解
- 拼音xié,yé
- 注音ㄒㄧㄝˊ,ㄧㄚˊ,ㄧㄝˊ,ㄧㄩˊ,ㄒㄩˊ
- 笔划6
- 繁体邪
- 五笔AHTB
xié
1. 不正当,不正派:邪恶(
)。邪念。邪说。2. 中医指引起疾病的环境因素:寒邪。风邪。
3. 迷信的人指鬼神给予的灾祸:中(
)邪。4. 妖异怪诞:邪魔。邪术。
5. 古同“斜”。
yé1. 古同“耶”,疑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