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算
拼音: | kǒu suàn |
注音: | ㄎㄡˇ ㄙㄨㄢˋ |
口算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口算
(1) 一边心算一边口说地运算
英
(2) 口赋
英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口筭”。按人口征收的赋税。
引《后汉书·安帝纪》:“辛卯,詔以三辅比遭寇乱,人庶流宂,除三年逋租、过更、口筭、芻稾。”
李贤注引《前书音义》:“人年十五至五十六,出赋钱,人百二十为一筭。”
《汉书·食货志上》“常有更赋,罢癃咸出” 颜师古注引晋晋灼曰:“虽老病者,皆復出口算。”
唐刘禹锡《和州刺史厅壁记》:“初开元詔书以口筭第郡县为三品,是为下州。”
宋朱熹《策问》:“间者天子数下宽大詔书,弛民市征口筭与夫逃赋役者之布。”
⒉ 按牲畜的头数所征的赋税。
引《旧唐书·崔从传》:“扬府旧有货麴之利,资产奴婢交易者,皆有贯率,羊有口算,每岁收利以给用, 从悉除之。”
⒊ 也称心算。一种只凭思维及语言活动而不借助任何工具的运算过程。
网络解释:
口算
- 1、他的口算能力不同凡响,每年的数学竞赛他都能拿第一。
- 2、他口算能力极强,每次都毫厘不爽。
- 3、这个孩子聪明伶俐,简单的口算,谁也比不上他那么快,朋友们都高兴地拍着他的头说“孺子可教。”。
- 4、欲使风教易周,家至日见,以大督小,从近及远,如身之使手,干之总条,然后口算平均,义兴讼息。
- 5、中文摘要:从口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中看,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 6、黄爸爸告诉学堂君,他和妻子都曾帮孩子做过作业,尤其是口算练习,一开始字迹被老师认出来了,后来就改成家长报答案,孩子自己写的形式。
字义分解
- 拼音kǒu
- 注音ㄎㄡˇ
- 笔划3
- 繁体口
- 五笔KKKK
- 五行木
(1)(名)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俗称嘴。
(2)(名)(~儿)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儿|碗~儿。
(3)(名)(~儿)出入通过的地方:出~|入~|门~儿|胡同~儿。
(4)(名)长城的关口;多用做地名;也泛指这些关口:~外|喜峰~|西~羊皮。
(5)(名)(~儿)破裂的地方;大的豁口:伤~|衣服撕了个~儿。
(6)(名)刀、剑、剪刀的刃:刀卷~了。
(7)(名)驴马等的年龄:六岁~|这匹马~还年轻。
(8)(量)表示人或动物的量:一家五~人|三~猪|一~钢刀。
与口算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