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论
拼音:diàn zǐ lùn
注音:ㄉ一ㄢˋ ㄗˇ ㄌㄨㄣˋ

电子论的意思

词语解释:

用物质是由带电粒子构成的假设来解释各种物理现象的理论。经典电子论是1895年由洛伦兹提出的,它把电磁波与物质相互作用归结为电磁波与物质中电子的相互作用。金属电子论是1898年由德国物理学家黎开和德鲁台提出的,它认为金属导电和导热现象是因为金属中有自由电子的缘故。

网络解释:

电子论

  • 用物质是由带电粒子构成的假设来解释各种物理现象的理论。经典电子论是1895年由洛伦兹提出的,它把电磁波与物质相互作用归结为电磁波与物质中电子的相互作用。金属电子论是1898年由德国物理学家黎开和德鲁台提出的,它认为金属导电和导热现象是因为金属中有自由电子的缘故。众所周知,电子是朝正电位方向运动的,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科学常识。据此我们就可以做如下的一个实验。如果二个电子发射枪的正前方,有甲乙的二个正电位,若此时关闭其中一个电子发射枪,只让另一个电子枪发射电子,那么当关闭甲正电位时,从电子枪发射出来的电子就只会朝乙正电位方向运动。若关闭的是乙正电位,从电子枪发射出来的电子就只会朝甲正电位方向运动。若甲乙二个正电位同时开启,那么从电子枪发射出来的电子就会同时要受到甲乙二个正电位的引力作用,其引力的合力就会迫使电子朝甲乙两者的中间位置的方向运动,若此时开启的是二个电子发射枪,它们发出的电子束就会向内收束。若改甲电为负电位,并且只开启一个电子发射,在关闭甲负电位时,从电子枪发射出来的电子照样会朝乙正电位方向运动,若此时同时开启甲乙正负电位,从电子发射枪发射出来的电子,就不仅只受乙正电位的引力作用,还会要受到甲负电位的斥力作用,因此此时作用于电子上的合外力的方向就是偏离正负电位方向朝外的。据此如果将电子发射枪更换成通电的平行导线,产生的引斥力符合这种解释。
    • 1、本文根据经电子论借助于电子密度导出珀尔帖电动势。
    • 2、计算的取代基效应与有机电子论的预测相一致。 
    • 3、马克思主义只能包括而不能代替文艺创作中的现实主义,正如它只能包括而不能代替物理科学中的原子论、电子论一样。
    • 4、《论电子商务下国际税收的管辖权及中国相关立法建议》一文主要分为五章,另外与导言及结束语,共有三万五千余字。
    • 5、结论:利用排队论模型实现电子分诊系统是一种优化门诊排队和提高服务效率的可行方法。
    • 6、本文利用多时标微扰论,对束缚电子占据概率方程组提出一种数值解法。

    字义分解

    • 拼音diàn
    • 注音ㄉㄧㄢ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JNV
    • 五行

    (1)(名)闪电。

    (2)(名)一种重要的能源;广泛用于生产和生活方面;如发光、发热、产生动力等。

    (3)(名)电报:急~。

    (4)(动)触电:~了我一下。

    (5)(动)打电报:我国政府~悉韩国政府。

    • 拼音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 拼音lùn,lún
    • 注音ㄌㄨㄣˋ,ㄌㄨㄣ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YWXN
    • 五行

    lùn

    1.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论断。论点。论辩。论据。论者。议论。讨论。辩论。

    2.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论。舆论。专论。社论。

    3.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系统论。

    4. 看待:一概而论。

    5. 衡量,评定:论罪。论功行赏。

    6. 按照:论件。论资排辈。

    7. 姓。

    lún

    1. 古同“伦”,条理。

    2. 〔论语〕中国古书名,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

    3. 古同“抡”,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