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甲
拼音:tuō jiǎ
注音:ㄊㄨㄛ ㄐ一ㄚˇ

脱甲的意思

词语解释:

脱掉铠甲。喻停止战斗。

引证解释:

⒈ 脱掉铠甲。喻停止战斗。

《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使边境未得脱甲,谋士未得高枕。”
宋苏辙《龙川别志》卷上:“诸军未有归者,乃脱甲诣政事堂。”
《宋史·李宝传》:“餘所谓签军,尽中原旧民,皆登岛垠,脱甲归命,以故不杀。”

网络解释:

脱甲

  • 脱甲,读音是tuō jiǎ,汉语词语,喻停止战斗。出自《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
  • 字义分解

    • 拼音tuō
    • 注音ㄊㄨㄛ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EUKQ
    • 五行

    (1)(动)肉去皮。

    (2)(动)(皮肤、毛发等)脱落:~发|~毛。

    (3)(动)取下;除去:~帽|~鞋。

    (4)(动)脱离:~党|~水。

    (5)漏掉(文字):这一行里~了三个字。

    (6)(形)〈书〉轻慢。

    (7)(连)〈书〉倘若;或许:~有遗漏;必致误事。

    (8)姓。

    • 拼音jiǎ
    • 注音ㄐㄧㄚˇ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LHNH

    (1)(名)天干的第一位。参看〔干支〕。

    (2)(动)居第一位:~等|桂林山水~天下。

    (3)(名)(Jiǎ)姓。

    (4)(名)爬行动物和节肢动物身上的硬壳:龟~。

    (5)(名)手指和脚趾上的角质硬壳:指~。

    (6)(名)围在人体或物体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装备;用金属、皮革等制成:盔~|装~车。

    (7)(名)旧时的一种户口编制;参看〔保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