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举
拼音:yìng jǔ
注音:一ㄥˋ ㄐㄨˇ

应举的意思

词语解释:

应举yìngjǔ

(1) 封建社会中对参加科举考试的称呼,中者为举人,明清时指乡试

应举下第。——·李朝威《柳毅传》
sit for imperial examinations

引证解释:

⒈ 接受选用或举荐。 《南史·孔觊传》:“晋安帝时,散骑常侍选望甚重,与侍中不异,其后职任闲散,用人渐轻。

孝建三年, 孝武欲重其选,於是吏部尚书颜竣奏以覬及司徒左长史王景文应举。”
元无名氏《冻苏秦》楔子:“如今七国争雄,都下招贤之榜,您孩儿禀过父亲母亲,待和哥哥同去应举。”
《古今小说·范巨卿鸡黍死生交》:“时汉帝求贤, 劭辞老母,别兄弟,自负书囊,来到东都洛阳应举。”

⒉ 参加科举考试。

唐韩愈《上兵部李侍郎书》:“家贫,不足以自活,应举觅官,凡二十年矣。”
宋苏轼《答李端叔书》:“軾少年时,读书作文,专为应举而已。”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满生在家无事,日夜读书,思量应举。”
清侯方域《贾生传》:“贾生乃辞归里,凡七应举,不第。”

国语词典:

参加科举考试。

网络解释:

应举

  • 基本解释:sit for imperial examinations] 封建社会中对参加科举考试的称呼,中者为举人,明清时指乡试
  • 应举下第。——唐· 李朝威《柳毅传》
  • 字义分解

    • 拼音yīng,yìng
    • 注音ㄧㄥ,ㄧㄥ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ID
    • 五行

    yīng

    1. 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应当。应该。应分(fèn )。应有尽有。

    2. 回答:答应。喊他不应。应承。

    3. 随,即:“桓督诸将周旋赴讨,应皆平定”。

    4. 姓。

    yìng

    1. 回答或随声相和:应答。呼应。应对(答对)。应和(hè)。反应(a.化学上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性质和成分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b.人和动物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c.回响,反响)。

    2. 接受,允许,答应要求:应邀。应聘。应考。

    3. 顺合,适合:顺应。适应。应机。应景。应时。应用文。

    4. 对待:应付。应变。应酬。

    • 拼音
    • 注音ㄐㄩ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IWFH
    • 五行

    (1)(动)往上托;往上伸:~重|~手|高~着红旗。

    (2)(动)举动:义~|壮~|一~一动|一~两得。

    (3)(动)兴起:义~|~兵|~火。

    (4)(动)〈书〉生(孩子):~一男。

    (5)(动)推选;选举:推~代表|公~他做学习组长。

    (6)(名)举人的简称:中~|武~。

    (7)(动)提出:~例。

    (8)(副)〈书〉全:~座(所有在座的人)|~国欢腾|~世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