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yáng jīng |
注音: | 一ㄤˊ ㄐ一ㄥ |
阳精的意思
词语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指太阳。
引《礼记·月令》“月令第六” 唐孔颖达疏:“月是阴精,日为阳精。”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天为积气,地为积块,日为阳精,月为阴精。”
清黄鷟来《赠陈省斋》诗之三:“荆卿适秦时,白虹贯阳精。”
⒉ 指玉。
引《周礼·天官·玉府》“王齐,则共食玉” 汉郑玄注:“玉是阳精之纯者,食之以御水气。”
孙诒让正义:“《易·説卦传》云‘乾为玉’,故为阳精。 《白虎通义·考黜篇》云‘玉者德美之至也’,故为阳精之纯者。”
⒊ 指山。
引《公羊传·成公五年》“为天下记异也” 汉何休注:“山者,阳精,德泽所由生,君之象。”
⒋ 指传说中的龙。
引《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惟以梳为枇耳” 裴松之注引三国魏管辰《管辂别传》:“是以龙者阳精,以潜为阴,幽灵上通,和气感神,二物相扶,故能兴云。”
⒌ 精液。
引《说郛》卷七四引南朝齐褚澄《褚氏遗书·受形》:“男女之合,二精交畅,阴血先至,阳精后衝。”
⒍ 指上天之神。
引《说郛》卷七六引宋储泳《祛疑说》:“盖天地之间,惟阴阳耳。天地者阴阳之祖也。神者,天之阳精,鬼者,地之阴气。”
网络解释:
阳精
字义分解
- 拼音yáng
- 注音ㄧㄤˊ
- 笔划6
- 繁体陽
- 五笔BJG
- 五行土
(1)(名)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中的两大对立面之一(跟‘阴’相对):阴~二气。
(2)(名)太阳;日光:~光|~历|~坡|朝~。
(3)(名)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衡~(在衡山之南)。
(4)(形)凸出的:~文。
(5)(形)外露的;表面的:~沟|~奉阴违。
(6)(形)指属于活人和人世的(迷信):~宅|~间|~寿。
(7)(形)带正电的:~电|~极。
(8)(名)指男性生殖器。
(9)姓。
与阳精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