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军
拼音: | jìn jūn |
注音: | ㄐ一ㄣˋ ㄐㄨㄣ |
禁军的意思
词语解释:
禁军
(1) 古代称保卫京城或宫廷的军队
英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称保卫京城或宫廷的军队。
引唐薛能《昇平乐》诗之四:“曙质絶埃氛,彤庭列禁军。”
《新唐书·韦昭度传》:“李昌符乱兴苍卒, 昭度质家族於禁军,誓共讨贼,士卒感动,乃平昌符。”
清曹寅《正月二十九日随驾入侍鹿苑》诗:“濡毫乙夜酬封事,列陛辛盘赐禁军。”
吴晗《朱元璋传》第四章四:“朱元璋直接控制着禁军和特务机构。”
⒉ 宋代亦称由中央直接掌握的正规军。
引宋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故京师尝宿重兵以为固,而郡国亦各有禁军,无非天子所以自守其地也。”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八年》:“向因夏人阻命,诸路增置禁军约四十二万餘人,通三朝旧兵且八九十万人,其乡军义勇、州郡厢军、诸军小分剩员等不在此数。”
国语词典:
旧时称防卫首都或宫廷的军队。
网络解释:
禁军
- 1、义军进逼京城,吓得朝廷官僚们惶惶不可终日,崇祯上吊,皇城禁军作鸟兽散。
- 2、南宋驻守边境的,经过靖康之变后,就不再归三衙禁军统领,而是由新编军制,屯驻大军驻守。
- 3、不急,现在咱们是在慈元殿左近,那皇宫内府已经不远,我早已探明此地禁军交班时间,再过半个时辰便是,其间会有半刻的空当,咱们便趁此机会抢进内府。
- 4、悠扬而又威严的钟鼓声,在一重重红墙碧瓦间跌宕回响,待‘鼓三严’,即第三通鼓响后,司阍将厚重的朱漆金钉二阙门缓缓推开,放禁军旗校先入摆列。
- 5、由于在开封城内东部商业建筑物居多,而西部的禁军军营所占面积比例最大,故造成开封城内东部和西部城市景观上的巨大差异。
- 6、朱慈?自是一个太监也没有要,不仅如此,连那些扛旗打幡的守备皇城的亲卫禁军他一个都没要,此辈世代仪卫,除了摆样子,论起真实本事,怕是连太监也不如了。
字义分解
- 拼音jīn,jìn
- 注音ㄐㄧㄣ,ㄐㄧㄣˋ
- 笔划13
- 繁体禁
- 五笔SSFI
- 五行木
jīn
1. 受得住,耐久:禁受。禁得住。禁不起。弱不禁风。
2. 忍耐,制止:不禁笑起来。
jìn1. 不许,制止:禁止。禁绝。禁书。禁令。禁赌。禁欲。禁锢。
2. 法律或习惯上制止的事:犯禁。违禁品。
3. 拘押:囚禁。监禁。禁闭。
4. 古代称帝王的地方:宫禁。禁苑。禁卫。禁军(古代指保卫京城或宫廷的军队)。
5. 不能随便通行的地方:禁地。禁区。
6. 避忌: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