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仁
拼音:táo rén
注音:ㄊㄠˊ ㄖㄣˊ
词性: 名词

桃仁的意思

词语解释:

桃核里的仁儿。可制食品,可入中药。

引证解释:

⒈ 桃核里的仁儿。可制食品,可入中药。 宋苏轼《仇池笔记·王翊梦鹿剖桃核而得雄黄》:“一日,有村妇林中见一桃过熟而絶大,独在木杪,乃取而食之。

翊适见,大惊。妇人食已,弃其核, 翊取而剖之,得雄黄一块如桃仁。”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一·桃》:“桃仁行血,宜连皮尖生用。”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腊八粥》:“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以作点染。”

国语词典:

胡桃科植物果实的核仁。呈淡褐色,外表有不整齐的凹沟,含丰富脂质,是一般大众所爱吃的干果。

词语翻译

英语
peach kernel, used in Chinese medicine
德语
Walnüsse
法语
noyau de pêche (médecine chinoise)​

网络解释:

桃仁

  • 桃仁,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桃Prunus persica(L.)Batsch或山桃Prunus davidiana(Carr.)Franch.的干燥成熟种子。果实成熟后采收,除去果肉和核壳,取出种子,晒干。全国各地普遍栽培。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的功效。用于经闭痛经,瘕瘕痞块,肺痈肠痈,跌扑损伤,肠燥便秘,咳嗽气喘。
  • 桃仁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太师饼又名茶花点心,是湖北省荆门的汉族传统名点,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以熟面粉、砂糖、桂花、茶花、桔饼、桃仁、冬瓜糖为馅。
    • 2、吃剩下的核就是水蜜桃的种子,外壳呈长扁形,两端稍尖,表面疙疙瘩瘩的,此较硬。核由两片合成,敲开便可看到桃仁桃仁可以吃,也可以入药。将桃核种入泥土,它先长出胚芽,将壳胀裂,逐渐长成一株树苗。
    • 3、有个朋友告诉我应该尝尝华道夫沙拉,那是苹果、葡萄干、核桃仁、沙拉油做的,是不是?
    • 4、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骨折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它主要是由老黄瓜籽、山核桃仁、自然铜、童尿和黄酒组成,经加温、蘸醋、浸泡、粉碎而成。
    • 5、主要选用榄仁、杏仁、核桃仁、芝麻、瓜子仁等果仁制馅而成。
    • 6、新都姜糖有玫瑰、芝麻、薄荷、桃仁等十多个品种,有绵软滋润、甘甜微辣、爽神开胃的特点,多次被评为成都市行业优质产品。

    字义分解

    • 拼音táo
    • 注音ㄊㄠ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SIQN
    • 五行

    (1)(名)桃树。

    (2)(名)桃儿;这种植物的果实。

    (3)(名)桃儿;形状像桃儿的东西。

    (4)(名)指核桃。

    • 拼音rén
    • 注音ㄖㄣ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WFG
    • 五行

    [ rén ]

    1. 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仁义(a.仁爱与正义;b.通情达理,性格温顺,能为别人着想)。仁爱。仁政。仁人志士(仁爱有节操的人)。仁义礼智(儒家的伦理思想)。仁至义尽。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2. 果核的最内部分或其他硬壳中可以吃的部分:核桃仁儿。

    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