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散
拼音:hè sàn
注音:ㄏㄜˋ ㄙㄢˋ

鹤散的意思

词语解释:

悠然自得貌。鹤态闲散自适,故称。

引证解释:

⒈ 悠然自得貌。鹤态闲散自适,故称。

唐白居易《和刘郎中<望终南山秋雪>》:“草讶霜凝重,松疑鹤散迟。”
唐陆龟蒙《五歌·水鸟》:“鸥閒鹤散两自遂,意思不受人丁寧。”

网络解释:

鹤散

  • 鹤散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hè sǎn,是指悠然自得的样子。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ㄏㄜˋ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PWYG
    • 五行

    (名)鸟类的一属;头小颈长;嘴长而直;脚细长;羽毛白色或灰色;群居或双栖;常在河边或海岸捕食鱼和昆虫。常见的有白鹤、灰鹤等。

    • 拼音sàn,sǎn
    • 注音ㄙㄢˋ,ㄙㄢˇ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AETY
    • 五行

    sàn

    1. 分开,由聚集而分离:分散。解散。涣散。散落。散失。散逸。

    2. 分布,分给:散布。散发(fā)。天女散花。

    3. 排遣:散心。散闷(mèn)。

    4. 解雇:他干的不好,让那家饭店给散了。

    sǎn

    1. 没有约束,松开:松散。散漫。懒散。散曲。散记。散板。散文。披散头发。

    2. 分开的,分离的:散居。散乱。散座。散兵游勇。

    3. 零碎的:散碎。散装。散页。

    4. 中医称药末:散剂。丸散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