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驳陆离
拼音:bān bó lù lí
注音:ㄅㄢ ㄅㄛˊ ㄌㄨˋ ㄌ一ˊ
词性: 成语

班驳陆离的意思

词语解释:

形容颜色杂乱的样子。

引证解释:

⒈ 同“斑駮陆离”。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古瓶》:“器大可合抱,重数十斤,侧有双环,不知何用,班駮陆离。”
班,一本作“斑”。 清韩泰华《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上:“此铃金质坚鍊,制度浑朴,班驳陆离。”

网络解释:

班驳陆离

  • 班驳陆离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bān bó lù lí,形容色彩杂沓。

班驳陆离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连小虎追进林中,月光隔着树枝叶,班驳陆离地洒了一地。
  • 2、我轻步跨入东耳室,在微弱的手电光中,映入眼帘的有班驳陆离的大铜壶,铜钫。
  • 3、这些土坯房历经半个多世纪风雨,虽经多次修缮,在山区农村也已落伍于时代,土墙班驳陆离,屋顶青瓦上还长出了一些杂草。
  • 4、这些天天出没闹市中心的三轮车,没有统一的标识,没有统一的式样,班驳陆离,五颜六色。
  • 5、爆炸现场,飞机已经完全报废,成了一堆焦黑的物体,班驳陆离的机身从中间折成两段,机头塌落在地面。
  • 6、有时,貌似有一双温柔无形的手,在舒展一幅色彩班驳陆离的绸缎;有时,像一位隐形的少女,在试穿自己一件一件式样不同的漂亮裙衣。

字义分解

  • 拼音bān
  • 注音ㄅㄢ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GYTG
  • 五行

[ bān ]

1. 一群人按次序排成的行列:排班。按部就班。

2. 工作或学习的组织:班组。班级。班长。班主任。领班。

3. 军队编制中的基层单位,在“排”以下。

4. 工作按时间分成的段落,亦指工作场所:早班。下班。值班。班房。

5. 定时开行(xíng)的:班车。班机。班期。

6. 量词(a.用于人群,如“这班人真能干”;b.用于定时开行的交通运输工具,如“他搭下一班飞机走”)。

7. 调回或调动(军队):班师。班兵。

8. 古同“斑”,杂色。

9. 姓。

  • 拼音
  • 注音ㄅㄛ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CQQY
  • 五行

(1)(动)指出对方的意见不合事实或没道理;说出自己的意见;否定别人的意见:批~|反~。

(2)(形)〈书〉一种颜色夹杂着别种颜色;不纯净:斑~。

(3)(动)驳运:起~|~卸。

(4)(名)驳船;没有动力装置;由拖轮拉着或推着行驶的船:铁~。

(5)(动)〈方〉把岸或堤向外扩展。

  • 拼音lù,liù
  • 注音ㄌㄨ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BFMH
  • 五行

陆地,高出水面的土地:大~。~路。

liù

数目“六”的大写。多用于票证、账目等。

  • 拼音
  • 注音ㄌㄧ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YBMC
  • 五行

(1)(动)分离:~别|悲欢~合。

(2)(动)表示时间、空间或者事物之间的距离:这里~车站很近|~国庆节只有十天了。

(3)(动)缺少:发展工业~不了钢铁。

(4)(动)(Lí)姓。

(5)(名)八卦之一,代表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