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仁
拼音: | yǎn rén |
注音: | 一ㄢˇ ㄖㄣˊ |
眼仁的意思
词语解释:
眼球。
引证解释:
⒈ 眼球。
引郭沫若《革命春秋》十六:“铁罗尼的眼膛分外的黑,眼仁充着血,向着我微笑。”
魏巍《东方》第一部第六章:“他生着一双大眼,那滴溜溜的眼仁一转,就来了主意。”
网络解释:
眼仁
- 1、仔细看,他的左眼瞳孔漆黑,眼仁中竟然没有一丝白色。
- 2、有黄疸型的,老百姓叫着黄病,传染性很强,表现症状全身发黄,尤其是眼睛的白眼仁极黄,看着吓人,但只要普通的药物就能治愈的,有的不治自愈。
- 3、那白发老头慢慢地抬起了头,消瘦的脸颊上只剩下了一层皮,面色蜡黄没有一点血色,更恐怖的是深凹在眼眶里的眼球上,竟然没有瞳孔,全是白色眼仁。
- 4、仔细一看,这只女鬼只有眼珠,没有眼仁,脸上露出了诡异的笑容,十分可怕。
- 5、狗的眼睛暴开,白色的眼仁突露出来,活像一个死不瞑目的人睁着大大的眼睛在向人世间悲诉。
- 6、那张轮廓分明的脸上,竟然长了八颗眼仁大小的痣,而且每颗痣的颜色不同。
字义分解
- 拼音yǎn
- 注音ㄧㄢˇ
- 笔划11
- 繁体眼
- 五笔HVEY
- 五行木
(1)(名)人或动物的视觉器官。通称眼睛。
(2)(名)(~儿)小洞;窟窿:泉~|炮~|拿针扎一个~儿。
(3)(名)(~儿)指事物的关键所在:节骨~儿。
(4)(名)围棋用语;成片的白子或者黑子中间的空儿;在这个空儿中对手不能下成活棋。
(5)(名)戏曲中的拍子:一板一~。
(6)(量)用于井;窑洞:一~井|一~旧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