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
拼音:guó zǐ jiàn
注音:ㄍㄨㄛˊ ㄗˇ ㄐ一ㄢ

国子监的意思

词语解释:

国子监guózǐjiàn

(1) 中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构,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

the Imperial College,the highest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 feudal China

引证解释:

⒈ 我国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 隋、唐、宋、元、明、清,称国子监。 晋称国子学, 北齐称国子寺。 清末改革学制,自光绪三十二年起设学部,国子监并入学部。参见“国学”、“太学”、“国子学”。

国语词典:

隋朝以来全国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

网络解释:

国子监 (元明清时期教育机构)

  • 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又称“太学”或“”。
  • 古代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称为“监生”。国子监不仅接纳全国各族学生,还接待外国留学生,为培养国内各民族人才,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曾起到积极的作用。
    • 1、自安、史之乱,国子监室堂颓坏,军士多借居之。
    • 2、更有甚者,国子监生陆万龄、万历进士阎鸣泰还有督饷尚书黄运泰等人,竟然上书对其歌功颂德,说其是民心依归,天心向顺,称其“尧天地德,至圣至神。
    • 3、清朝的康熙年间,俄罗斯始有留学生来华学习,多在国子监学习满、汉语言,由专人教授,学成遣归。
    • 4、国子监祭酒萧卫乃是洪武年间的老文官,建文年间却不像方孝孺黄子澄那样蹦?得欢快,于是不哼不哈一直撑到了现在,歹也混了个从四品的清要之职。
    • 5、次子莫汲曾为国子监正,因得罪秦桧被贬化州知府。
    • 6、贡生明、清时府、州、县学的生员,凡已考选升入国子监肆业的称为贡生。

    字义分解

    • 拼音guó
    • 注音ㄍㄨㄛ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LGYI
    • 五行

    (1)(名)国家:~内|祖~|外~|保家卫~。

    (2)(名)代表国家的:~徽|~旗|~宴。

    (3)(名)指我国的:~产|~术|~画|~药。

    (4)(名)(Guó)姓。

    • 拼音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 拼音jiān,jiàn
    • 注音ㄐㄧㄢ,ㄐㄧㄢ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JTYL
    • 五行

    jiān

    1. 督察:监察。监控。监测。监护。监考。监听。

    2. 牢,狱:监狱。监押。监禁。坐监。

    jiàn

    1. 古代官名或官府名:太监(宦官,阄人)。国子监。钦天监(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府)。监生(在国子监肄业者,亦可用钱捐得)。

    2. 古同“鉴”,镜。

    3. 古同“鉴”,借鉴,参考。

    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