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拐儿
拼音: | dīng guǎi ér |
注音: | ㄉ一ㄥ ㄍㄨㄞˇ ㄦˊ |
丁拐儿的意思
词语解释:
原指牙牌中之"幺二"。后用以喻仗势剥削的官亲。
引证解释:
⒈ 原指牙牌中之“幺二”。后用以喻仗势剥削的官亲。
引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丁拐儿》:“衙门向呼官亲曰火腿绳子,以其高而无名,兼有朘削脂膏之意也。今易其名曰丁拐儿。叩义所在,曰丁拐,依二四则其分为至,且居二四之左,大无外也。若离二四则么四,二三得而乘之矣。刻酷之至。”
网络解释:
丁拐儿
字义分解
- 拼音dīng,zhēng
- 注音ㄉㄧㄥ,ㄓㄥ
- 笔划2
- 繁体丁
- 五笔SGH
- 五行火
dīng
1. 天干的第四位,用于作顺序第四的代称:丁是丁,卯是卯。
2. 成年男子。
3. 人口。
4. 从事某种劳动的人:园丁。
zhēng1. 〔丁丁〕象声词,形容伐木、下棋、弹琴的声音。
- 拼音guǎi
- 注音ㄍㄨㄞˇ
- 笔划8
- 繁体拐
- 五笔RKLN
- 五行火
(1)(动)转变方向:那人~进胡同里去了|前面不能通行;~回来吧!
(2)(名)〈方〉弯曲处;角:墙~|门~。
(3)(名)瘸(qué):他一~一~地走来。
(4)(数)说数字时用来代替“七”。
(5)(数)下肢患病或残废的人走路拄的棍子;上端有短横木便于放在腋下拄着走。
(6)(动)拐骗:~款潜逃。